第(2/3)頁 默然良久,尉繚幽幽一嘆:“事已至此,陛下意欲何為?” 這一刻,尉繚四人都清楚,這已經不是重鑄大秦帝國的事了。擺在大秦朝野面前,必須要解決的一件事便是秦法威嚴。 一時間,都將目光看向了胡亥。在這一瞬間,年輕的二世皇帝,成了真正的核心。 胡亥霍然站起:“朕決定召集關中八郡郡守以及縣令,再征召當地最有威望的長者入咸陽。” “咸陽廣場之上,向著太廟鍤血盟誓,正秦法之名!”胡亥肅然,道:“以商君鎮秦法劍,懸于太廟之上。” “向天下宣誓:在大秦帝國,秦法高于皇權!” …… 胡亥精通秦法,卻從來沒有真正的信奉過秦法。 他心里清楚,再森嚴整肅的法制,都由定法的君王操縱著。廟堂權力的最高點,正是一切律法的空白點。 在巍巍矗立的帝國法制鐵壁面前,中車府令趙高就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秦法脆弱的源頭。 在所有的權力風暴中,只有最高的帝王權力是決定一切的。帝王能夠改變律法,而律法卻未必能改變帝王。 只要帝王愿意更弦易張,即是森嚴如秦法也無能為力。 正因為如此,胡亥才要以商君鎮秦法劍懸于太廟之上,與老秦人德高望重之人,大秦朝野共誓。 “陛下,如此施為,必然能使秦法深入人心。若是處理妥當,必然是秦法威嚴更甚往昔。” 尉繚臉色一變,忍不住:“若如此,今日秦法深入人心,想要更弦易張,恐怕將會是一件難事!” 胡亥大笑一聲,道:“國尉,朕在西巡隴西經過臨洮縣時,曾聽過一句話——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此刻大秦帝國亦或者朕,根本管不了那么多。更弦易張是大秦統一天下,再一次滅列國之后的事。” “朕此時此刻,只有一個念頭——那便是強秦!” 胡亥眼底掠過一抹凝重,望著尉繚等人,一字一頓,道:“項羽分封諸王,必然有人不滿,不出一年時間,叛亂必起。” “朕必須要在一年之內,解決大秦帝國內部問題。進而厲兵秣馬,東出函谷關,奪取河東郡!” …… “一年時間出兵河東郡,恐怕不行!”尉繚搖搖頭,慨然一嘆:“關東列國相互兼并,不會同仇敵愾,一致對外。” “一旦大秦兵出函谷關,關東列國必然會放下仇恨,一致對秦!” 尉繚是戰略大師,自然清楚當今局勢下,鎖秦于關中,對于列國諸侯而言,才是最安全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