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日左相匆匆而來,雖并未急于切入正題,但一有一種詭異的氣氛,讓胡亥隱約間感受到了一絲涼意。 胡亥清楚,大清早左相匆匆而來。必然是有要事相商,而且十有八九是關(guān)于東出長策。 這件事關(guān)系到大秦帝國接下來的發(fā)展核心,作為文武百官之首,左相子嬰自然是時刻關(guān)注。 …… 默然良久,胡亥心頭一動:“王叔,東出之策已是大秦帝國未來的長策大計,絕不更改——!” “陛下心有決定,還請告知臣一二,以安朝野之心。”子嬰的雙眸驟然發(fā)亮。 隨及,子嬰座中深深一躬:“敢請陛下解惑!” 深深的看了看子嬰,胡亥幽幽一嘆,道:“凡欲以霸道行統(tǒng)一大業(yè),必有準備期間,任誰都不能一蹴而就。” “此之謂預則立,不預則廢,其要害在于決斷。早斷早預,遲斷遲預,不斷不預。依朕之見,大秦帝國可在一年之內(nèi)做好一切預備。” 說到這里,胡亥伸出手指頭,道:“其一,大秦帝國故土人口已銳減。加之大秦帝國民氣低落,半年之內(nèi)征集十萬大軍都是難事,但是同樣中原大地之上,天下列國,中原諸王大軍一樣是烏合之眾。” “如此一來,我大秦便有了可乘之機!” “其二,大秦帝國有巴蜀天然糧倉,八百里秦川富庶。只需要連年豐收,必將會國庫盈滿,軍資糧草兵器的籌集,亦在舉手之間。” “其三,大秦帝國有九原軍與胡地相接,又有隴西草原河谷,戰(zhàn)馬來源大大優(yōu)于中原。” “一年內(nèi)建成五萬鐵騎,應不是難事。再加上大秦原有大軍,不下于十五萬,足以東出函谷關(guān)。” “其四,國尉乃鬼谷傳人,通武候王賁更是兵家名將之后,這一點在父皇統(tǒng)一天下的過程中,早已經(jīng)得到了證明。” “其五,今我大秦帝國上下同欲,君明臣良,同心雪恥,中原列國無可比擬。有此五條,統(tǒng)一大業(yè),何難之有?”胡亥一口氣說了五條,目光炯炯地看著子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