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畢竟當下大秦帝國剛剛走上正道,不管是因為利益,還是因為對于大秦帝國未來的不安,子嬰無疑是最難說服的那個人。 一想到這里,胡亥從容微笑,道:“左相乃飽學之士,何出如此愚人之見?庸人安于世故,學人溺于所習。若守此心態,豈能有今日大秦帝國!” “左相當知,夏商周三代不同制,春秋五霸不同法。戰國之時,山東橫強,唯獨我大秦羸弱。孝公求賢于山東列國,衛鞅創法立制,大秦方才有后來席卷山東六國之強。” “放眼大秦六百年,可謂是創新者生,守舊者亡。在當下時局與孝公之時相差不大,山東列國仇秦,大秦帝國唯有從艱難之中求變。” “有道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如今天下雷霆巨變,大秦帝國也該當借此機會進行乾坤大變。” …… “陛下。”頓弱淡淡地說:“左相之意,一旦在這個時間改革官制,倘若造成朝野動蕩,必然會削弱本就極度虛弱的國家戰力。” “眼下齊地,趙地皆生變數,項羽制定的天下秩序面臨著崩裂。眼看戰事將至,大秦帝國稍有變故,便會有亡國之危。老臣以為改變官制可行,但不應該在這個時候進行!” 頓弱巧妙地將話題轉移,打算一推再推,顯然他們察覺到了胡亥變革官制的決心。 …… 剎那之間,咸陽宮大殿之上的氣氛驟然緊張。頓弱昂昂而立,尉繚與子嬰面無表情地沉默著,張蒼陳平低著頭,似乎不打算參與其中。 一時間,大殿之上無人說話,君臣之間一下子僵持不下。 “哎——” 察覺到氣氛的緊張,陳平心頭無奈嘆息一聲。他清楚這時其他人都不可能說話了,整個大殿之上只有他可以。 一念至此,陳平站起身肅然一躬,面色莊重地道:“陛下之言,臣以為可行。當下山東雖亂,與秦遠矣。” “陳平以為,廷尉府,太尉府,丞相府,城衛軍,御史大夫五足鼎立,大秦帝國才能長治久安,大秦朝野當全力支持變革官制。” 陳平突然開口,頓時一下子吸引了全部人的目光。朝臣們被陳平突然的爆發震驚,念頭電閃,一時間竟沒有一個人講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