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月末,冰雪消融,草木泛綠。 咸陽城耕牛點點,沉寂的原野上終于有了些許生機。 大秦帝國太過于偏于西,每一年的春耕大殿雖然與山東相同,都在二月二。但真正開始耕種,一般都落在三月末。 乍暖還寒時候,正是一年之初。大秦帝國國人因為有朝廷得賞賜激發,每一年的三月末,秦中大地上國人身上都有一種一年之計在于春的奮發勤耕。 這一片明媚的春光,不僅僅是結束窩冬的一個節令而已。更是大秦帝國大變的開始,一年一個樣。 從退守秦中開始,胡亥就一直親自舉行春耕大典。二世四年,二世五年,年年如此。 在胡亥看來,春耕大典絕不是一個虛應故事。他要借大秦國人民情,打造成一個有重大意義的節日。 正因為如此,胡亥不惜放下政務研究了三個月肅穆祥和的《周頌》,親自打造出了一部《秦頌》。 他要完成始皇帝未竟的事業,徹底用大秦代替周朝的所有影響。 在胡亥看來,始皇帝絕對是英明的,不論是統一文字致使天下皆用秦篆,更是統一度量衡,收天下一體。 朝廷之上,以傳國玉璽代替大禹九鼎。在某一種程度上來講,秦始皇的眼光是敏銳的,他清楚的把握到了時代變化的脈動。 傳國玉璽傳承萬世,真正取代了九鼎。而胡亥現在要做的便是徹底的繼續努力下去,從方方面面打造出屬于大秦帝國的文化,來塑造成天地正統。 心頭翻滾,胡亥一擺手:“韓談,換一身平常服飾,隨朕出宮——” “是!”點頭答應一聲,韓談大步走了。 對于這一點,他沒有絲毫的疑問。因為胡亥出宮是常事,可以說是極為頻繁。三天兩頭望外面跑。 正因為如此,韓談驟然之間聽聞胡亥出宮,只是點頭答應一聲,前去準備了,并沒有開口反駁。 大秦帝國秦法森嚴,對于游俠的打擊力度前所未有。在大秦帝都咸陽,游俠的存在根本是絕跡。 在秦法之中,游俠不算國人,一旦出現必將會遭受到最嚴厲的鎮壓清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