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秦帝胡亥對于蒯徹的安全還是極為重視的,在這個時候,雖然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說法。 但是也要看對象是誰,面對西楚霸王項羽,胡亥心里根本沒有半點把握。因為,項羽本就是一個隨心所欲的主。 故而,這一次的使團人數達到了五百之眾,除了寥寥無幾的文吏,剩下的全部都是大秦銳士。 …… 旬日之前,蒯徹就已經抵達洛陽,他將五百馬隊駐扎城外北邙山之側,只帶十名保護安全的黑衣武士入城。 蒯徹在驛站住下來以后,立即派遣副使奉秦帝國書進入行人署,磋商一應相關事宜。 然而,事情就這樣一直拖了下去。一直到今日,行人署傳來項王書令:著大秦特使即刻前往王宮大殿晉見。 心憂國事的蒯徹一接到項王書,便立即下令出發,一行車馬在楚國行人陪同下奔大殿而來。 但是蒯徹是一個名士,并不是一個傻子,他自然清楚西楚霸王項羽這樣做的目的,不外乎晾一晾自己,打擊自己的士氣罷了。 但是此刻站在大殿之上,蒯徹根本就沒有想太多。因為無論如何,蒯徹只抱定一點——名士但為國使,便當不辱使命。 心里雖然如此思謀,但是蒯徹還是依照邦交大禮參見了西楚霸王,雙手捧上了秦帝國書。 “此乃秦帝國書,請項王過目——!” 項莊接過國書,隨后遞給了西楚霸王項羽,項羽隨意翻看了一眼國書,道:“好!秦帝求和,楚秦親善也。” 說罷,項羽哈哈大笑著,將國書隨意地往旁邊一撂,道:“三日之后,新安會盟——!” 見項羽如此輕慢,蒯徹心中一沉,他心里清楚,不管是因為自己的名聲,還是大秦帝國的特使,西楚霸王項羽都不會如此輕慢。 如今項羽如此張狂,只有一個解釋,那便是西楚對于這一次的和談會盟,并不在意。 一想到這里,蒯徹就頗為無奈。終究還是國力不足,如若不然大秦帝國又豈會如此落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