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韓談走了,秦帝胡亥一個人在書房中沉默著,他清楚凡是想要強大一國者必先變法,這已經被無數次的證明過了。 而且大秦帝國就是最成功的那一個! 但是推行深徹變法的根本前提,是一國之君的決心是不是徹底。 而推行變法,推行法制,這不僅需要皇帝的支持,君臣始終要同心同德,否則,法令難以統一,變法難見成效。 一直以來,在大秦帝國之中,已經走了變法的基礎,再一次推行變法,將會暢通無阻。 而秦帝胡亥最大的底牌就是他親手建立的城衛軍,法院,檢察院三大制度,然而,陳平等人的做法,讓他感覺到寒心。 他親手建立的體制,他親手捧上高位的人居然在關鍵時刻掉鏈子,雖然不至于說是背叛,卻也不能說是絕對的忠誠。 正因為如此,秦帝胡亥才想要殺人,他要以鮮血告訴大秦國人,告訴陳平衛余等人他心里的憤怒。 而且,自古以來華夏大地之上變法的道路,無一不鋪滿了鮮血。就算是他這一次只是整肅吏治,恐怕也避免不了血雨腥風。 特別是如同大秦帝國這樣的赤貧國家,必須要強制性推行變法,否則無以拯救。 但是變法推行,必然是雷霆雨露皆至,沒有同心同德的君臣力挽狂瀾,變法必將會半途而廢。 一想到這里,胡亥心頭的殺意更加濃郁了一分。商鞅變法,最后以商君血祭,這一次變法,他不介意以陳平,衛余,張蒼,嬴贄四人血祭。 只要為了大秦帝國,任何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 胡亥一直在書房中待著,這一待就是一整天,一直到太陽落山了,他才走出了書房,來到皇后的宮殿之中。 這一件事涉及到了大秦帝國的四大重臣,必須要謹慎處理。要不然,一個不慎,就會讓大秦帝國動蕩不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