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黃公公?”蔣重錦朝黃得昌作揖。 黃得昌回了禮,視線落在蔣重錦背著的包袱上,“蔣貢士這是收拾行囊,準備回鄉?” 蔣重錦點點頭,“嗯,我和商隊約好了?!? “蔣貢士先別急著回去,且在京城多呆個幾日,待到了月底,若是朝廷沒有什么消息,你再回去也不遲。”把話帶到,黃得昌就悄么么離開了。 蔣重錦站在原地,回味黃得昌的話。 聽說朝廷今年要開放制科,難道是因為這個,所以黃得昌才讓他別急著回去? 千里迢迢來到京城,蔣重錦也不想就這么輕易回去。 如今太子既然讓人給他帶了話,他便同商隊打了招呼,打算在京中再呆一陣子。 五月二十日,新科進士們都安排上了官職,開始第一次上朝。 此刻,保和殿。 建元帝和新老官員商量著接下來的制科考試。 突然有名侍衛進來,“噗通”跪在地上,手中托著一封加急密信,“皇上,西部來了急報!” 有太監把密信遞給建元帝,建元帝立馬就拆開看了看。 當他看到密信內容,臉上表情逐漸變得凝重。 “皇上,不知西部發生了何事,竟傳來加急密報?”一名大臣問。 建元帝沉著臉,“短短三日,西部邊關被西夏國攻下一城!” 此話一出,在朝堂掀起軒然大波。 “怎么可能在這么短時間內攻下一城?” “而且,為何西夏剛開始攻城時,朝中一點風聲都沒有?” “就是,為何丟了一城后,朝中才得到密報?” 如此云云...... 康王站在下首,誠惶誠恐。 因為守在邊關的幾個將領,正是他當年提拔的下屬。 “你們自個看吧!”建元帝把信遞給身邊太監,那太監就拿到殿堂下方,交給大臣們看。 大臣們看完后,才知道西部邊關的幾個小縣令、知府、早已暗暗投奔西夏,與西夏勾結叛國。 若是一個官員叛國也就罷了,整個邊關有一大半的官員都叛國,這簡直是奇恥大辱,也難怪皇上臉色鐵青。 一名官員看了密信,難掩憤怒,“難道朝廷對他們不好嗎,他們吃著朝廷的俸米,領著朝廷的俸祿,居然和西夏勾結!” “如果臣沒記錯的話,西部那些官員多是這些年殿試淘汰后,分發到各地的地方官員?!? “這些年,不止是西部,就是別的地方,也有殿試落榜的官員憤而投奔西夏或別的敵國,與東梁分庭抗禮的情況......” 建元帝:“對此,諸位愛卿有什么想頭?” “臣認為...應當嚴懲他們這樣的叛徒!” “對,雖然他們投靠了西夏,我們拿他們沒法子,那就嚴懲他們的家人,誅他們九族,讓他們世代不能為官!” “微臣附議!” “臣附議!” 當然,也有些忠言直諫的大臣說:“如果只幾個從殿試淘汰的官員出現這種情況,興許是他們個人的問題。” “是啊,這些年來,從殿試淘汰的官員普遍叛國,那么,說明是咱們的科舉制度還不夠完善?!? “數十年寒窗苦讀,每三年一次的科舉,最后能通過殿試的學子才多少,如果再這樣下去,只會讓天底下的學子心寒,從而怨氣橫生,加重人才的流失?!? “因此,微臣建議皇上取消殿試淘汰制!” “微臣附議!” “臣附議!” “臣反對!這些叛國賊子,錯了就要嚴懲,如此一來,下次他們背叛朝廷時,就會想想后果!” “就是!怎可能因為這些叛國賊子,讓朝廷和皇上一步步退讓?!? 一時間,朝堂下方分為兩股不同意見,爭得面紅耳赤。 “好了!”建元帝一開口,亂糟糟的朝堂就變得鴉雀無聲,“此事還有待考量?!? “且說說西部被攻下一城,那些叛國的官員,一律逐出東梁國土,永世不得回東梁,一經發現,斬立決!” “另外,這次守在邊關的幾個將領也有責任,各降兩級,以儆效尤!” 康王牽了牽唇,剛想求情,就聽建元帝厲聲道:“誰也不許求情!” 康王只好把話又咽下去了。 在大臣們看來,皇上沒有誅那些叛賊九族,已經是心存仁慈了。 到底也曾是國之棟梁,如今出了這樣的事情,想必皇上也無比痛心。 緊接著,建元帝還下令兵部,讓一名將軍帶領十萬將士,前往西部邊關援戰! 眾大臣:“吾皇英明!” 交代好一切,建元帝就退朝了。 散朝后,康王和七王爺、九王爺走在一起。 “我懷疑這事肯定是太子所為?!笨低醪聹y道:“如此一來,若是父皇將今年參加殿試的考生一律錄取,蔣美人兄長不就是最大的得利者?” “再就是守在西部的將領,好幾個都是我底下的得力干將,如今他們連降兩級,太子這是在報復我!” 七王爺:“可那些官員叛國也是事實,估計是太子在背后推波助瀾吧......”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