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自個什么樣,你心里沒數嗎?”汪泰清吹胡子瞪眼,“當然是寫了錯字!” 話畢,汪泰清讓人把圣旨拿給蔣重錦看。 蔣重錦手握明黃卷軸,低頭檢查了圣旨,而后抬頭,詫異問:“這圣旨沒問題啊?” “你看你,寫了錯字就算了,叫你檢查還看不出問題,實在是粗心大意!”汪泰清看向那道圣旨,“你再好好看看圣旨上的‘勝’字,看看有無問題!” 經汪泰清提醒,蔣重錦又仔細看了一遍。 這才發現“十萬羽林軍旗開得勝”的“勝”字有問題,那月字旁里面多了一橫。 說是一橫,其實就跟個小點似得。 若是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 “怎么樣,這下發現問題所在了吧?”汪泰清說明嚴重性,“邊關將士旗開得勝,皇上體恤將士們,下了這么一道嘉獎的圣旨,結果你寫錯了一個字,還寫錯了最關鍵的一個字。” “那‘勝’字多了一橫,還是‘勝’字嗎?本來挺喜慶的事兒,你卻這般粗心大意,實在是晦氣!” 原本喜慶的一件事,若是寫錯了字,難免讓人多想,覺得不吉利。 “我沒有寫錯!”蔣重錦朝建元帝說:“皇上,當時微臣寫完后,一連檢查了幾遍,不可能有錯字的。” 汪泰清輕飄飄地說:“若是檢查得不仔細,便是檢查再多遍都沒用,你剛進來時檢查了一遍,還不是沒發現問題所在?” “......”那么一個小點,蔣重錦當時確實沒留意,“‘勝’字我認得,不可能多添一橫進去的。” 他剛才不光檢查了錯字,還細細檢查了卷軸,以及整篇圣旨上寫的字體。 起初他以為有人換了圣旨,但圣旨上確實是他的字跡,說明沒被人掉包。 除非...這一點是有人在他寫好后添上去的! “怎么著,白紙黑字在這,你還想賴賬不成?”汪泰清轉頭對建元帝說:“皇上,蔣重錦未免太粗心了。” “反正他現在只是個庶吉士,也不是翰林院的正式官員,不如將他逐出翰林院,別再用他了,您看如何?” “......”建元帝只是轉頭問季景山,“季愛卿,你意下如何?” “皇上,寫字難免會出錯,便是臣...也有寫錯字的時候,”季景山看了蔣重錦一眼,“加之蔣重錦是頭一次犯錯,念在他是初犯,罰他一月俸祿便算了吧。” “倒是那圣旨,邊關將士在戰場拋頭顱,灑熱血,甚是辛苦,咱不能送份有錯字的圣旨過去,得找人另外擬份圣旨送去。” 蔣重錦聽太子的人說過,季景山是康王老丈人。 而他入翰林院后一直被排擠,就是康王和季景山的意思。 只是這老狐貍狡猾,故意幫他說話,做做樣子。 最后,再說些添油加醋的話。 眼瞅著建元帝動了動嘴唇,就要下令,蔣重錦立馬說:“皇上,當時不止微臣檢查了幾遍圣旨,微臣還邀請了好幾名同僚幫忙檢查,當時他們都說沒問題后,微臣才上交給汪大人的。” 當時擬好圣旨后,之所以讓好幾個同僚幫他檢查,就是為了以防萬一。 萬一圣旨出了問題,同僚們就可以出面替他作證。 沒想到,這圣旨還真的出了問題。 建元帝瞇緊眸子,“既如此,便把他們叫過來問話。” 蔣重錦把那幾個同僚的名字念了出來,就有太監去叫那幾個翰林院官員了。 一炷香后,那些人就被帶進了龍淵殿。 總共有六個證人,薛有才也在其中,他們一進來就朝建元帝行了禮。 “臣等參見皇上。” “都起罷。”建元帝叫了起,并朝蔡玉春示意一眼。 蔡玉春會意,同眾人說清楚了事情緣由。 末了,他問:“各位大人是否幫蔣重錦檢查過圣旨?又是否確認圣旨無誤?” “皇上,微臣當時確實幫蔣重錦檢查過圣旨內容,可微臣也想不起來當時那個勝字有沒有多一點......” 另一個庶吉士跟著附和:“微臣也記不太清了。” “那勝字只多了那么一小點,即便當時寫錯了,微臣也難以檢查出來。” 一連三個證人,全都在這和稀泥。 他們既不幫蔣重錦作證,也不說蔣重錦寫錯了字,這樣準不會惹一身臊。 季大人不喜蔣重錦,導致翰林院眾人排擠蔣重錦,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這次的事情,誰知道是不是季大人所為?他們可不敢壞了上峰們的好事! 否則,他們在翰林院吃不了,兜著走! 此刻,蔣重錦不可置信地看著那三名證人,暗暗咬緊了牙關。 這三個人,平時在翰林院對他還算是比較關照的。 不曾想,他們全是偽裝的,到了關鍵時刻,可算是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一共六個證人,其中三個證人都這樣說了,基本局勢已定。 汪泰清用下巴指了指薛有才,“薛有才,你怎么說?” 他早就聽說了,后宮妃嬪們相見分外眼紅。 蔣重錦和薛有才的妹妹都是東宮妃嬪,想必這兩個大舅哥也就表面和睦,私底下指定如何攀比,使絆子呢。 那蔣重錦怕不是個傻的,找誰幫他檢查不好,非要找薛有才。 不說薛有才給蔣重錦潑臟水,只要薛有才和稀泥,就夠蔣重錦受的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