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聽說今年有一項制科是“玄經陰陽科”,而他正好學過玄學,便想試一試。 主要是他看清了翰林院目前的局勢,大家因為康王老丈人的關系有些排擠他。 在這種情況下,他若是想在翰林院混出名堂,那是很難的。 另外,他現在只是庶吉士,要三年后通過官員考核才能正式入職翰林院。 若是通過制科考試,今年就可以入朝為官。 科舉三年一次,制科比科舉還要難得,既然他走運碰到了這樣的機會,他想嘗試一下。 奈何他初來乍到,根本沒人舉薦他。 雖然他認識太子,但他張不開口。 畢竟,他和太子僅僅只一面之緣,沒有太多交集。 他也不想去麻煩太子,怕影響到小詩。 這天下午,蔣重錦帶著愁容散衙。 快到自家小宅門時,就見巷子里有個人站在那。 起初他沒看清,待走近后,才發現對方是黃得昌,似乎刻意在小巷等他。 黃得昌:“蔣大人,好久不見。” “黃公公。”蔣重錦有些奇怪,黃得昌怎會在此等他,莫不是找他有事? 只見黃得昌從袖袋取出一封信,遞給了蔣重錦,“這是太子殿下讓奴才轉交給您的。” 蔣重錦接過信一看,正是他最近心心念念的制科舉薦信,舉薦人是太子。 此刻,昏黃的光線照在信上,也照在了蔣重錦心頭,讓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還請黃公公代我謝過太子殿下。”蔣重錦還熱情邀請,“也辛苦黃公公跑一趟,不如去我家坐坐?” “不了,我還有事,就先回東宮了。”黃得昌朝蔣重錦作揖,“預祝蔣大人通過制科考試!” 蔣大人是蔣良娣的兄長,甭管是誰寫的舉薦信,眾人已經將其默認為太子黨。 所以,這封信是太子殿下親自寫的。 也是蔣良娣求到殿下那,殿下才知道蔣重錦居然還會玄學。 ** 七月初,制科考試開始! 不過,朝廷先考的“賢良方正科”。 經過預試,閣試,殿試,七月初十就出了結果。 薛茂通過了預試和閣試。 殿試是讓參加制科的人當著建元帝的面,根據一些社會問題,忠言進諫。 有些人預試、閣試成績都很好,到了殿試,面對建元帝那張威儀的臉,就是不敢諫言。 薛茂就不一樣了,他不但敢諫言,哪怕建元帝龍顏不悅,他仍敢繼續諫言。 這讓薛茂在殿試脫穎而出,從多年的六品禮部主事,晉升為五品諫議大夫。 因為東梁國皇權集中,建元帝既不想有人奪權,又想有人忠言進諫。 接下來,朝廷將“玄經陰陽科”定在七月二十。 中元節這一日,裴玄凌從皇陵祭拜完逝去的生母,回到東宮。 黃得昌伺候太子換上干凈的常服,遞給了太子一封信,“殿下,這是七王爺偷偷派人飛鴿傳來的密信。” 自從七王爺和蔣美人達成某種協議后,七王爺便知道避嫌,不能來東宮來得勤了。 如非必要,都是飛鴿傳書。 裴玄凌接過信封,坐到書案前拆開看了看。 看完后,他把信放在一旁,“黃得昌,去把蔣良娣叫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