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重則全身骨頭盡皆粉碎,直接慘死當場。 化骨綿掌中的綿字,便是整個掌法的核心,江湖中的掌法不計其數(shù),大多掌法均是至剛至強的路數(shù),講究以剛猛勁力壓制克敵,比如少林的金剛掌,江湖門派中的鐵砂掌、碎玉掌。 少數(shù)也有飄逸靈動,掌風多變的路數(shù),比如道門的逍遙掌、風清門的仙猿掌等等。 而化骨綿掌,掌風不講求剛猛,亦不追求靈便,而是剛?cè)峒鏉Ec人對招時,招數(shù)綿軟無力卻又連綿不絕,不冒進強攻,而是一直與對方周旋,借力引力。 待得對方松懈或者抓住對方破綻之時,軟軟的擊出一掌,在對方猝不及防之時,化骨綿掌便可發(fā)揮出巨大的威力,直接將對方的骨頭震碎,從而使對方喪失戰(zhàn)斗力。 在骨骼碎裂之后,人就會渾身綿軟,如爛泥般攤在地上。 這個“綿”字有多重含義,只有參透此字,才能晉入化骨綿掌的小成之境。 這門化骨綿掌作為不傳絕學,還是黑煞老頭年輕時跟著一位姓丁的奇人異士習得。 當年光是為了練習將骨頭化成大小均勻的小塊,老頭就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這么多年過去,傳授自己化骨綿掌的師父應(yīng)該早就已經(jīng)逝去,現(xiàn)在這江湖中,除了他以外,應(yīng)該再沒有人會這門邪魅陰損的武功了。 曾經(jīng)有很多隴西魔教的弟子前來拜師,希望向他學習這門功法。 但化骨綿掌可是他安身立命,馳騁江湖最得意和拿手的武功,自然不愿意對外傳授。 而且隨著黑白雙煞的名聲逐漸傳到中原,這門功夫更是被中原武林當作魔教功法,深深忌憚。 可這恰恰證明這門掌法的強悍之處。 當聽聞自己要教授少教主學武時,老頭欣喜若狂,他知道自己這門功法終于有了一個了不得的傳承人。 這門功法未來必將大放光彩,而自己作為上一代化骨綿掌的使用者,自然也能夠青史留名。 他毫不猶豫,便準備將這門功法教給顧順。 只見老頭從懷里將一本已經(jīng)泛黃的武功,十分珍重的遞給顧順,“顧公子,這門功法今日便傳給你了,希望你能帶著它行走江湖,不負這門功法之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