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顧府正門對面的茶攤前。 顧順扮作的伙計來到張易安和元先生面前道:“請問是張易安張公子嗎?” 張易安抬起頭,滿臉疑惑道:“我是,您認識我,找我有什么事情嘛。” “是這樣的,我是顧少掌柜派來的伙計,少掌柜讓我給你送些書來。 他說你要考取功名,需要讀很多書, 有些書在外面很難買到,公子他特意拜托了知府大人,弄來了這些書。”顧順邊說著,將手里的包袱打開。 張易安看著里面大小擺放整齊的書籍,受寵若驚道: “這怎么好意思呢,易安現在寸功未立,一直接受顧公子的恩惠,實在是夙夜興嘆, 害怕辜負顧公子的托付。” “我家少掌柜說了, 這些都是他專門為張公子準備的,不過是一些不足掛齒的小恩小惠,還望張公子不必放在心上。”顧順道。 “請替我轉告顧公子,這些書我就暫時收下了,等我看完之后,就會立刻還給顧公子。” 旁邊的元先生望向打開包袱,里面各式書樣數不少,包括詩、書、周禮、禮記、大學、中庸等傳統的四書五經,還有像是被稱為春秋三轉的左轉、公羊傳、呂梁傳等春秋注解。 他拿起了擺在最上面的一本禮記,赫然發現都是工整謄寫的孤本,在正文旁邊都配備著詳細的解釋,應該是出自德高望重的大家之手,價格必然不菲。 在這些書里面,他還看到了兩本與眾不同的書,一本叫鮮卑志,另外一本叫巨靈神歷史功德記。 這兩本書對于尋常的讀書人來說,應該相當陌生。 大齊建立后,科舉考試雖然照例繼續舉行, 不過選拔的漢人比例逐年下降,與此同時,為了加大鮮卑人在朝廷的人數,進一步隔絕漢人,朝廷同一次科舉,將會開設兩場考試。 一場是以詩書經義等傳統四書五經為基礎的考試,另外一場則是對鮮卑的歷史、習慣、風俗、信奉神靈等鮮卑文化的考試。 兩場考試的側重不同,由于漢人對鮮卑文化知之甚少,所以每年因為鮮卑考試而名落孫山的人不在少數。 大齊朝廷也是希望借助此舉,讓更多的漢人了解鮮卑的文化,將漢人逐漸同化,從而鞏固自己的統治。 這兩本書,便是鮮卑考試的參考書目,鮮卑志是一本史書,講述了鮮卑自大興安嶺崛起以來,歷代鮮卑王治下的歷史,一直延續到了改朝換代, 定鼎中原的大齊皇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