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顧允面前多了一碗雞蛋炸醬面。 北方有句俗話,叫上車餃子下車面。 面條用在這里,有一番深刻的寓意。 在民俗中,它象征著“長”和“常”。 如在婚禮、生育、壽宴等儀式中采用,寓示著子孫綿長,富貴長壽;在待客儀式中,它寓示著常來常往、親情永遠(yuǎn);在迎歸儀式中,它寓示著慶賀勝利凱旋、回歸,期望不再分離。 從顧允上大學(xué),正式成年離開家鄉(xiāng)求學(xué)的第一刻起,每次回家的第一餐飯,霍燕都會單獨為他準(zhǔn)備上一碗他最愛吃的炸醬面。 人有相聚悲歡,此事古難全。 遠(yuǎn)行本來是一件平常的事,傳統(tǒng)的人們利用餃子面條這些尋常食品來表達彼此的深情。 以食物作為傳情的媒介,越過萬水千山,維系著親人之間脈脈溫情。 “最近一段時間,老鐘家跟咱們家走動多了不少啊。” 飯桌上,霍燕話中有話,似乎是在暗示著什么。 “對,還不是因為你的寶貝兒子,當(dāng)著人家爸媽的面,和鐘樂怡那股親熱勁兒。” 顧有為笑著喝了一口啤酒。 家人幸福快樂,兒子愛情事業(yè)雙豐收,他都不知道自己上輩子抽中了什么大獎。 “過幾天該請樂怡一起吃飯了,這咱們做長輩的,可得主動表示表示。” 霍燕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顧允。 生男孩的家庭和女孩完全不同,恨不得讓孩子上了大學(xué)就趕緊學(xué)會戀愛,爸媽一把子支持。 “媽,你想表示什么?” “你都去過人家家里吃飯了,禮尚往來懂不懂?” “......那應(yīng)該還有其他幾頓需要表示,到時候你做好心理準(zhǔn)備。” 從小被教育要從一而終的顧允,突然有些心虛。 /93/93055/21041125.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