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漢天子》
第(1/3)頁
希望劉秀能更進一步的,可不僅僅是劉接,還包括趙王劉林、真定王劉楊,以及劉秀麾下的鄧禹、吳漢、賈復、耿弇、寇恂、馬武諸將。
不過在劉秀看來,現在依舊不是最佳的時機,他還得再繼續等。對
于這些勸進的言論,劉秀一律嚴厲對待,強行壓了下去。不
日,天子詔書傳到了邯鄲。在
詔書中,劉玄對于劉秀在河北的作為,大加稱贊,簡直把劉秀夸得天上有,地上無,對于劉秀所做出的功績,更是夸贊到沒邊了。
在詔書的末尾,劉玄冊封劉秀為蕭王,并讓劉秀將河北兵權交于尚書令謝躬,他自己回長安復命。讓
明眼人來看劉玄的這份詔書,前面說的那些話,基本都是假的、虛的,沒什么實際意義,甚至連給劉秀的封王,也只是走個過場罷了,只封王,沒封地,那就是個空頭銜嘛!這
份詔書,真正要表達的,就是讓劉秀放下兵權回長安。看得出來,劉玄對劉秀在河北的做大,忌憚不已,現在打算收回劉秀手中的兵權,回到長安,任他宰割。接
到劉玄的詔書后,劉秀接受了劉玄的封賞,收下蕭王的印綬,至于將自己的兵權交給謝躬,自己要回長安復命,那對不起,他做不到。
劉秀給出的理由也很充分,雖說他在河北平定了王郎之亂,但河北遠沒有進入太平盛世。
在河北境內,流竄著大批的賊軍,包括銅馬、尤來、青犢、高湖、重連、五校、富平等等起義軍。別
說銅馬、尤來那些大型的起義軍人數眾多,即便是像五校軍這種中型起義軍,人數都多達二十余萬。
整個河北地區,大大小小的起義軍,數百萬之眾,河北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當
初劉秀奉命來河北巡撫,平定叛亂是他的工作,平定賊軍也同樣是他的工作,現在他的工作遠未完成,又豈能半途而廢,回長安享受太平盛世?
對于劉玄的這封詔書,劉秀是接受封王,但不肯回長安復命,而且他也給出了拒絕回長安的理由。
劉秀不肯回長安,送詔書的使臣也拿他沒辦法。劉秀的態度,讓謝躬更加認定劉秀有不臣之心,對他的提防之意也更重,甚至都透出了敵意。此
時,邯鄲的局勢很有意思,由原本的王郎一人做主,現在變成了劉秀和謝躬兩人做主。兩
人倒是很有默契地在邯鄲城內劃出一條分界線,劉秀掌管邯鄲的東半邊,謝躬掌管邯鄲的西半邊。在
兩人共同治理邯鄲期間,劉秀和謝躬也都沒閑著。
劉秀派人出使邯鄲東面的清河郡,希望清河郡能效忠于自己,謝躬則派人出使邯鄲西南的魏郡,希望魏郡能效忠于朝廷。兩
人的動作都行之有效。清河郡太守連琦向劉秀表了忠心,而魏郡太守陳康,則向謝躬表了忠心。說起來,在劉秀和謝躬共同治理邯鄲期間,兩人都是有所收獲。
劉秀接封不聽召,讓劉玄大為惱火,這則是在趙萌的預料之中,他讓劉玄趕快給代郡太守趙永去書信,趁著劉秀還沒把注意力轉移到幽州的空檔,盡快拿下代郡,然后再替換掉上谷太守和漁陽太守,進而控制整個幽州,斷掉劉秀的幽州根基。
劉玄采納趙萌的意見,傳詔趙永,調趙永到長安任職。趙永以為天上掉餡餅,好事落到了自己的頭上,屁顛顛的離開了郡城桑乾,南下去往長安。
他人還沒出代郡地界,消息傳到了上谷,上谷太守耿況聽聞這個消息后,大吃一驚。他急忙修書一封,派人連夜追趕趙永。耿
況派出的屬下,很快在代郡地界追上趙永,將耿況的書信交給了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陇川县|
甘孜|
镇平县|
大同县|
虎林市|
麟游县|
嘉黎县|
隆回县|
陕西省|
姜堰市|
德州市|
镇坪县|
荆州市|
延边|
西平县|
蕲春县|
连城县|
思南县|
苏尼特右旗|
泌阳县|
平潭县|
梅河口市|
神池县|
民丰县|
峡江县|
二手房|
马尔康县|
蒙城县|
石楼县|
巴塘县|
莱州市|
城步|
通辽市|
米林县|
大新县|
诏安县|
大港区|
平昌县|
醴陵市|
安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