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五十七章 秦漢之爭-《漢天子》


    第(1/3)頁

    蘇茂和周建戰敗之后,帶著殘部,倉皇逃到睢陽,吳漢率領著漢軍,乘勝追擊,半路上與蓋延部匯合一處,而后兩軍合一,一同向睢陽進發。

    蓋延這邊也看到了廣樂的戰報,當眾人見到吳漢的時候,無論是蓋延,還是下面的將士,無不是畢恭畢敬地拱手施禮。

    廣樂之戰太神奇了,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吳漢能打贏這一仗了,人們都是打心眼里佩服吳漢,敬重吳漢。

    吳漢和蓋延統領的漢軍抵達睢陽后,立刻對睢陽展開包圍。

    這回是第二次的睢陽之戰,只不過兩次的睢陽之戰,如同翻版一般,都是圍而不攻。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睢陽太難打了,在第一次睢陽之戰中,蓋延三番五次的率軍強攻,結果非但沒有撕開睢陽的城防,反而自身損兵折將甚巨。

    這次,蓋延向吳漢提議,依舊采取困城戰術,等到城內的糧草耗盡,劉永自然會主動出城,率軍突圍。

    吳漢采納了蓋延的意見,對睢陽圍而不攻。

    漢軍的第二次東征,到此開始進入僵持階段。

    洛陽,皇宮。

    東線、北線、南線的戰報,接二連三的傳到劉秀手里,東線和北線的戰場,己方將士都打得很順利,現劉永被困在睢陽,彭寵龜縮在漁陽。

    反倒是讓劉秀不太操心,也沒太關注的南線戰場,戰事進展得很不利。

    岑彭率領南征軍,一路南下,到了鄧縣一帶的時候,南下受阻。

    鄧縣位于南陽郡和南郡的交界處,剛好處在兩郡之間的咽喉要道。

    秦豐心里很清楚,如果讓漢軍攻破鄧縣,也就等于打開了南郡的門戶,他若想守住南郡,就必須得把岑彭的大軍抵御在鄧縣之外。

    經過一番思量,秦豐認定,鄧縣之戰就是己方與岑彭的決戰。

    他率領延岑、蔡宏、張揚諸將,在鄧縣布下防線。

    秦豐和麾下的大將蔡宏,鎮守鄧縣;延岑率一部兵馬,鎮守鄧縣東面的東陽聚;張揚率一部兵馬,鎮守鄧縣南面的阿頭山。

    至于秦豐軍的大本營,糧草囤積之地,設在南郡境內的黎丘。

    秦豐的膽子并不大,如果有可能,他是不原因親自面對漢軍,和漢軍拼殺的,但現在的局勢于他而言,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他想避戰也避不了了,只能硬著頭皮,親自參戰。

    不過秦豐布置的防線著實是不錯,鄧縣、東陽聚、阿頭山三地,形成了一個三角防線,漢軍打鄧縣,東陽聚會第一時間前來增援,漢軍打東陽聚,鄧縣的兵馬又會第一時間增援。

    如果漢軍選擇避開鄧縣、東陽聚的防線,接下來又會被阿頭山的秦豐軍擋住,使其陷入到被鄧縣、東陽聚、阿頭山三面圍攻的境地。

    秦豐布置的這個三角防線體系,把那么能征慣戰的岑彭都難住了,屢次嘗試進攻,屢次無果,現在,岑彭統帥的南征軍已經被秦豐的三角防線擋住數月之久。

    洛陽的劉秀,看到南線戰場傳回的戰報,眉頭緊鎖。

    他對岑彭可是抱以厚望,可岑彭統領的南線戰場,太令人失望,區區一個鄧縣,久攻不下,遲遲打不開進入南郡的門戶,南征軍將士的士氣,只會在這種僵持中被逐漸耗盡。

    劉秀隨即給岑彭寫下一封詔書,在這封詔書里,劉秀很罕見的斥責了岑彭。

    其實前方將士作戰不利,劉秀很少會斥責。

    他本身就是位馬上皇帝,深知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勝敗實屬兵家之常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凯里市| 祥云县| 明水县| 尼勒克县| 彭州市| 晴隆县| 天全县| 江孜县| 新和县| 板桥市| 惠水县| 桐梓县| 宿州市| 松阳县| 井冈山市| 通河县| 巴里| 桂林市| 磐石市| 新闻| 云阳县| 滦南县| 益阳市| 乌什县| 阿拉善左旗| 金山区| 屯昌县| 兴和县| 从化市| 伊吾县| 苏州市| 武陟县| 仁怀市| 平原县| 崇左市| 独山县| 大理市| 白河县| 报价| 景东| 扎兰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