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龐萌判斷,劉秀來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急,那么肯定是打算和自己拼命的。 出于這方面的顧慮,龐萌也不敢再發(fā)全力進攻桃城,與此同時,他給董憲傳書,請董憲出兵增援自己。 董憲接到龐萌的傳書,沒有多做猶豫,先派出蘇茂,率軍三萬,進發(fā)桃鄉(xiāng),而后又派出佼強,率兵五萬,同樣進發(fā)桃鄉(xiāng)。 蘇茂和佼強二人,合計統(tǒng)帥八萬大軍,一前一后進入桃鄉(xiāng)地界,與龐萌軍一起圍攻桃城。 董憲自己,則和劉紆一起,率領(lǐng)本方的主力大軍,隨后跟進。 劉秀已經(jīng)率軍抵達任城,與龐萌的戰(zhàn)斗一觸即發(fā),董憲心里謀劃的是,當劉秀和龐萌、蘇茂、佼強打得不可開交之際,他再率軍進攻,如此一來,可全殲漢軍,甚至運氣好點,都能成功擒下劉秀。 依照龐萌的判斷,劉秀既然是急行軍趕到的任城,那么接下來他一定會率軍主動來攻。 只不過這次他對劉秀的判斷錯了。 劉秀是以急行軍的方式,日夜兼程的趕到任城沒錯,但劉秀到了任城后,便在那里駐扎了下來,絲毫沒有增援桃鄉(xiāng)的跡象,也沒有要與龐萌決一死戰(zhàn)的意思。 他的這個舉動,讓對劉秀非常了解的龐萌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劉秀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其實,劉秀想得很簡單,他之所以做急行軍,第一時間趕到任城,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給桃城內(nèi)的己方守軍吃一顆定心丸。 他是以實際行動,明確的告訴以陳俊為首的桃城守軍,別看城外敵軍眾多,但你們不要慌,也不用亂,我劉秀已經(jīng)親自率軍來救援你們了。 至于他具體選擇什么時間向龐萌軍發(fā)起進攻,那就得尋覓合適的戰(zhàn)機了,至少現(xiàn)在絕對不是個發(fā)動進攻的好時機。 劉秀現(xiàn)在只有五千騎兵,三萬步兵,而敵軍的龐萌,兵力在五萬左右,增援龐萌的蘇茂、佼強,兵力有八萬,合到一起,總共兵力十三萬眾。 這近乎于漢軍四倍的兵力。 劉秀再驕傲,再不把對方放在眼里,也不至于只帶著三萬來人,去和對方十三萬大軍做正面交鋒。 所以劉秀得等,等吳漢、蓋延、王梁、王常、馬武、王霸等人率軍趕過來。 在他們沒到之前,劉秀在任城什么都做不了。 不過劉秀及時趕到任城的消息,的確是讓桃城守軍士氣大振。 陳俊組織城內(nèi)的軍民,加固城防,城內(nèi)的許多房子都被他們拆了,門板、窗戶做擋箭牌之用,房梁、柱子做滾木之用,墻壁、地基的石頭做礌石之用。 總之,是把城內(nèi)能利用上的一切都利用上,統(tǒng)統(tǒng)搬運到城頭,做抵御敵軍之用。 龐萌軍大營。 中軍帳內(nèi)。 龐萌居中而坐,蘇茂和佼強分坐在他的兩邊。 龐萌率先開口問道:“今日,劉秀可有發(fā)兵北上?” 眾將官面面相覷,紛紛搖頭。 一名將領(lǐng)拱手說道:“回稟大王,劉秀在任城按兵不動,沒有一兵一卒離開營地!” 龐萌眉頭緊鎖,看向蘇茂和佼強,說道:“劉秀率軍,日夜兼程數(shù)百里,本以為是要來與我軍會戰(zhàn),而現(xiàn)在卻穩(wěn)坐任城,劉秀之意,真是令人難測??!” 佼強不以為然地冷哼一聲,嗤笑著說道:“不管劉秀肯不肯出兵求戰(zhàn),我們先把桃城打下來再說!” 他站起身形,說道:“目前之桃城,只有萬余守軍,我軍破城,可不費吹灰之力。” 龐萌皺著眉,沉默未語。 如果在己方全力攻城的時候,劉秀突然率軍殺到,對己方將十分不利??!他還沒說話,蘇茂接話道:“東平王,我以為佼將軍言之有理!” “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