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三章 夜探糧倉-《漢天子》
第(2/3)頁
葵是人們最常吃的,葵不是一種蔬菜,而是指一大類的蔬菜,其中包括水芹,水芹在當時叫楚葵。
但到了明朝的時候,除了水芹,其余那些種類的蔬菜,皆被定為草,不再被人們所食用。
至于藿、薤、蔥、韭等,其中有些被淘汰了,有些一直被延用至今。
柳不信拿著火折子,剛要往前走,腳都已經抬起,但立刻又縮了回去。
他慢慢蹲下身形,用火折子往地上照,這時候方看到,距離地面半尺高的地方,有一條細細的絲線,順著這條絲線向盡頭看,能看到掛在盡頭的兩顆小鈴鐺。
他瞇了瞇眼睛,高抬腳,從絲線上面慢慢跨了過去。
向里走,地上放著好多的竹筐,每個竹筐里面都是各種各樣的新鮮蔬菜。
現在已經入秋,天已經漸漸涼了,有些蔬菜已經不能生長,但西平糧倉里還存放著新鮮的。
這主要是因為在當時,已經有溫室,也就是現在俗稱的暖棚、大棚,即便到了寒冬臘月,溫室中依舊可以種植蔬菜。
明確記錄在史書中的溫室,便是太官園。
不得不說,中國的先祖們真的很智慧,現代人所能想到的,古人們也都能想得到。
柳不信在谷倉內緩緩走動,四處查看,谷倉雖大,但里面沒有各種隔斷,可謂是一目了然。
沒有密室,沒有暗門,除了裝著蔬菜的竹筐,再無其它。
他順著谷倉的環形臺階往上走。
很快,他便到了谷倉的頂部,他站在窗口前,攏目向外望,站在這里觀望,整座糧倉的布局,可謂是一目了然。
在柳不信仔細觀察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不對勁的地方。
在糧倉正中央的一座谷倉前,竟然有兩名大漢在站崗。
要知道西平糧倉內有好幾座谷倉,別的谷倉都只是門上上了一把鎖就完事了,唯有這座谷倉,竟然還安排了兩人專門負責看守。
這不對勁!柳不信瞇了瞇眼睛,這說明這座谷倉里的東西很重要,可是谷倉里,除了糧食和蔬菜外,還能裝什么重要的東西呢?
想到這里,柳不信順著臺階走了下去。
他走回到谷倉底部,跨過地上的絲線,走到門前,稍微推開一條縫隙,等到下一波的巡邏人員走過去,他方從谷倉內出來,回手將鎖頭掛回去,鎖死。
而后,他遠遠跟在巡邏人員的后面,緩緩前行,一直繞行到中央糧倉的后身,他這才向糧倉靠近過去。
中央這座糧倉的正門,有兩名大漢把手,他想從正門進,是不太可能了。
他舉目往上望,看向糧倉頂部的小窗口。
他取出飛爪,看準方向,找好角度,將小飛爪向上拋出。
啪!飛爪正扣住窗戶的邊沿,柳不信用力拉了拉,感覺抓得很牢靠,他順著繩索,雙腳蹬著墻壁,快速往上攀爬。
很快,他便爬到六米多高,小窗戶的近前,然后順著窗口鉆了進去。
窗戶狹小,主要是用來通風的,身形稍微壯一點的人恐怕都爬不進去,好在柳不信體型瘦小,擠一擠,倒是也順利爬了進去。
成功進入糧倉內部,柳不信蹲下身形,向下看,黑咕隆咚的,什么都看不見。
柳不信不知道下面的情況,也不知道底層有沒有人,不敢吹著火折子,他只能貓著腰,用腳輕輕蹭著下面的木板,緩緩往下走。
當柳不信走到距離地面還有三四米高的時候,突然之間,就聽咣當一聲,谷倉的大門被打開。
他反應也快,立刻趴伏下去,身子貼在木板上,向下看去。
隨著火光,一名舉著火把的大漢走進來。
他先是向四周照了照,然后提著水桶,向谷倉的里面走去。
來到里端,他放下水桶,把兩只裝滿糧食的竹筐搬開。
趴伏在上面,居高臨下的柳不信看得清清楚楚,原來兩只竹筐的下面,還暗藏著一個小鐵門。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州市|
旺苍县|
北碚区|
金阳县|
洛宁县|
大悟县|
陆丰市|
乌审旗|
湟中县|
溧水县|
铁岭县|
云浮市|
泸定县|
江达县|
吉安市|
微山县|
罗山县|
青岛市|
龙泉市|
海城市|
丰台区|
秦安县|
宾川县|
开阳县|
全南县|
抚州市|
昌江|
沙雅县|
涟源市|
徐州市|
洛隆县|
南靖县|
宁河县|
新建县|
富蕴县|
奉新县|
罗甸县|
亳州市|
彭山县|
葫芦岛市|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