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到家-《一個人的道門》
第(2/3)頁
所以北江就形成了一個罕見的“兵”和“商”雙重比重的特殊地域格局。
在這種格局下,除了郡守府所在的向口之外,如廊源這類大城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通都大邑,而是有著相當的“兵家據點”的意思。
印象中,廊源的城中并不繁華,甚至主體規模都不大,可卻有著很高很厚的城墻。城內衛戍也有足足一營常年駐守。
可以說廊源和張硯這一路到過的各郡大城比起來,更像是一個有高墻和重兵的鎮子。
甚至比起魚背山要塞,廊源的城墻都要高上一些。看起來對于南淵國而言,來自西面的妖族的威脅并不如東面隔江相望的華岳上國的威脅大。當然,也有可能是魚背山要塞地勢本就險要沒必要太高的城墻的關系。
遠遠的看到一塊郡碑,上面紅漆勾勒了“北江郡”三個字,意味著張硯終于慢吞吞的從魚背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等看到城門時張硯心頭更是涌上來數不清的記憶片段。
“西門。”張硯呢喃著。他當年被發配充軍時走的也是這扇門。
車隊要進城,張硯自覺的先走了下來,他不用跟車了,而且他手里的文書也需要在門口衛戍這邊先核準,然后還要去地方衙門落籍。
城門洞子里的軍卒看了文書又看張硯幾眼,臉上泛起笑意。從魚背山這種地方活著回來的人在軍伍里天然就受尊重。領著張硯拐進了城衛崗亭,里面一名伙長再次核驗了張硯手里的文書,然后讓張硯等著,自己則拿著文書去駐地找書記官核對落籍令。。
這一等往返便是一頓飯的工夫。帶回來的文書上多了一個印簽,是“廊源城衛印”以及城衛官“周倉”的親筆核準。
到此,張硯和軍伍之間的關系也就正式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去廊源城地方衙門落籍了。
雖然張硯是“第一次來這里”但他的身體對于廊源城已經很熟悉了,每往里走一步都會有相應的記憶涌上來,告訴他左邊走是什么地方,往右邊走又是什么地方,前面多遠有哪一家好吃的小吃鋪子......
張硯一邊忙著的接受這些新涌出來的記憶,一邊發現自己心里的忐忑好像并沒有愈發的嚴重,反而因為進入這座城而安穩了不少。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化市|
益阳市|
平舆县|
察隅县|
长兴县|
沁源县|
大城县|
枣阳市|
肇州县|
比如县|
南康市|
壶关县|
衡南县|
古交市|
天全县|
荆门市|
达孜县|
红河县|
托里县|
正安县|
琼中|
陵水|
仁化县|
高阳县|
榆中县|
临漳县|
兴文县|
五台县|
嘉禾县|
林芝县|
北票市|
鹰潭市|
凉城县|
永和县|
乐业县|
密云县|
藁城市|
茂名市|
巴塘县|
合山市|
莎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