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這個時空,正午陽光雖說沒有沈浩耳熟的那些作品,但仍然按照其歷史軌跡,在業界擁有不小的名聲。 不過這幾年,正午陽光的日子也不太好過,遭遇水逆期。 接連推出的幾部劇,評分普遍低于6分, 沒少遭受網友口誅筆伐。 就連估值,外界也將其下降到50億左右。 但要知道,連楊蜜那種工作室類型的藝人捆綁公司,都能獲得50億估值。 對于擁有頂級制作團隊的正午陽光來說,這樣的估值,未免有些過于寒酸。 打心眼里,所有正午陽光的人都憋著一口氣, 想要好好證明自己。 正因為如此,精絕古城這樣的網劇, 孔勝不辭辛苦的親自上陣。 精良的制作,扎實的演技,良好的特效,也讓這部劇播出后就好評如潮,某瓣評分也來到八分以上。 但和如今聲勢浩大的圓夢影視比起來,正午陽光就顯得不值一提了。 光一部魷魚游戲,東南亞和國內之外的版權就賣到兩億美金。 這特么簡直就是搶錢的節奏! 即使在影視圈摸爬滾打半輩子的侯洪亮,也不由為之咂舌。 現在魷魚游戲第二部還沒拍攝,整個娛樂圈都快為了這部劇的選角,把腦漿都打出來了。 可面對擁有整套產業鏈的圓夢影視,其他公司真的沒轍。 論影視ip,圓夢影視和圓夢文學深度合作,凡是優質ip,必定先被圓夢影視收入囊中。 論制作團隊,電視劇方面有王野和吳崢, 電影方面有宋修竹和許杰,這都是娛樂圈金字塔里上,站在最上面的一小撮人。 院線方面, 還和星空院線穿一條褲子,上百家影院的資源傾斜,這誰扛得住? 就連宣發渠道,圓夢影視背靠坐擁三億日活用戶的powehi,也是占盡了便宜。 此時擺在侯洪亮面前的,正是一份來自圓夢影視的收購邀約。 侯洪亮也沒想到,圓夢影視的胃口這么大,有了這么多位優秀導演,竟然還不滿足。 第一輪報價,40億! 說白了,估值這東西,就是一串數字。 真正收購的時候,還得看雙方彼此的需求。 總不可能你漫天要價,不準我這邊討價還價吧? 面對圓夢影視的收購,侯洪亮雖然是正午陽光的當家人,也得咨詢下華人文化那邊的意見。 雖說華人文化不管事,只是以財務投資者的身份, 獲得了正午陽光的控股股東身份。 不出侯洪亮的意料,華人文化那邊對于出售正午陽光股權,并不怎么抗拒,只是不滿意圓夢影視的報價。 侯洪亮了解到華人文化那邊的態度后,自然心里面有底了。 負責談價的任務,自然落到他手里。 魷魚游戲第一季大火,也讓外界對于圓夢影視更加追捧。 而且,從圓夢影視公布的戰報來看。 光是國內的vip付費會員人數,已經超過3000萬,在東南亞布局的iflix,也新增500萬付費用戶。 再加上奈飛采購的收益,以及周邊大賣的產品版權準許費。 可以說,一部魷魚游戲創造的收益不低于三億美金。 這還是限于圓夢影視自身影響力,要是奈飛自制這部劇,收益會更加驚人。 但即使比東南亞和國內上線晚了幾天,在歐美等地的反應,也相當可喜。 這不,第二季還沒拍攝。 奈飛,迪士尼,時代華納等好萊塢頂級巨頭公司,紛紛派遣專人過來商談第二季的歐美地區版權問題。 看到奈飛的股價都因為這部劇逆勢反彈一陣,哪能不讓這些巨頭眼饞? 但到了碗里面的肉,奈飛更不可能錯過。 在得知第二季的劇集延長到15集,里格直接按照3000萬美金的采購價,給出4.5億美金的天價。 即使沈浩對此,也只能感慨,有錢就是任性。 奈飛每年光是在制作內容上的投入成本,都高達上百億美金。 四五億美金,對于圓夢影視來說,可能是個天文數字。 但對奈飛來說,這筆錢絕對花得值。 不只是穩住股價,付費用戶逆勢增長這么簡單,更是代表奈飛捍衛流媒體巨頭王者地位的決心。 魷魚游戲第二季的制作成本,也是無比驚人,單集成本高達1000萬美金。 所選用的演員,無一不是觀眾耳熟能詳的頂級大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