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鴉兒胡同。 很多京城老人都知道,那地方的四合院不少,但要說最牛的,肯定非15號院莫屬。 不過,15號院的真正擁有者,一向是個謎,誰也不知道其來歷。 一直到前不久,才有些媒體開始發布一些京城最貴四合院出售的報道,這才引起外界圍觀。 當然,外界傳的是15個億。 但事實上,沈浩只花了10個億就將其拿下。 慶功宴結束,沈浩帶著陳穎來檢閱自己這套四合院。 鴉兒胡同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狹小,兩側同時過車都沒問題。 和眾多有些老舊的房子相比,眼前這棟灰磚黛瓦的四合院,無疑妥妥成為整條胡同的焦點。 地庫的自動門上面,也涂了金漆,更顯莊重奢華。 隨著自動門打開,車子駛入地庫甬道,陳穎不禁櫻唇微張,被地庫的華麗震撼到了。 墻壁上滿是古色古香的精美石雕以及木雕的門頭,全都是仿照故宮御花園里的樣式設計。 地庫吊頂的所有木材,用的都是黃花梨。 地上的雕花石磚竟然還是純手工雕刻,要知道這里只是停放汽車的地庫??! 整整26個車位,別說開party,就算開個小型峰會都夠了。 恢弘的裝甲大門,整個地庫的裝修真可謂是不惜工本,原來的業主,也是妥妥的人民幣玩家。 看完地庫,沈浩帶著陳穎來到正門前,打算看看四合院的真身。 整個四合院是一個五進院加四個三進院的架構,建筑面積超過11000㎡。 正門的設置上,普通人家頂多用個如意門和蠻子門,而這里用的是王府大門。 王府大門,一般面寬三“間”或五“間”,這“間”指的是兩根柱子之間的間。 三“間”是郡王府,五“間”是親王府。 進入正門后,就是一扇綠屏門,類似于屏風的隔扇,因為古人最忌諱一開門就能看到院內,所以用一面屏風來擋煞。 屋頂檐角有一排走獸,通常有龍、鳳、獅子、麒麟等,走獸數量越多,說明建筑等級越高。 四合院把前后方向叫做“進”,左右方向叫做“跨”,進幾個門就叫幾進院。 小戶人家一進院二進院,中間就是正房,住男女主人,左右是廂房,住兒子。 大兒子住東廂房,小兒子住西廂房。 而且,正房一般都比廂房高一些。 二進院的抄手游廊,也是極力還原古代的四合院設計,靈感來自人冬天把手揣進袖子里的樣子,人們在房屋之間穿行,可以遮陽避雨。 三進院的中間有一處水井,旁邊的下水口,都是銅錢形狀的。 古話說水就是財,打雷下雨,都得把水存住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普通人家住一進院,中產住三進,五進院絕對算得上豪宅。 像《紅樓夢》里的賈母,才住五進院。 尤其這種帶東西跨院的,那必須是多子多孫、顯赫富貴的大家族,兄弟幾個都住在一起。 對譚府,沈浩很大方的拿出四間三進院,全都改造成獨立包廂,私密性極佳,反正一天最多接待26桌客人。 光是四間三進院改造后的包廂,足夠承載就餐需求。 至于后面的五進院,則被沈浩單獨拿出來,作為老沈家以后在京城的立根之本。 原主人還給五進院的幾個院子,請高人起了名字,中間最大的是乾院,剩下的四個院子,依次為元亨利貞。 取自八卦里乾卦的卦辭,寓意大吉之兆。 沈浩覺得很好聽,便繼續這么稱呼幾間院子。 中間5進院乾院的大門,遵循的是親王府的規格建造。 整個五進院,通體由兩層組成,而且修了戲臺,擺了假山,挖了水系魚池。 大有一副管它外面腥風血雨,我自巋然不動,在這里安靜地練字、下棋、吟詩、聽曲,這生活能不愜意嘛。 豪宅,沈浩這幾年也陸續買了不少。 但像這套四合院這么霸道的,還真是絕無僅有。 哪怕放眼國內,能媲美這套四合院的,也為數不多。 把四間三進院拿出去改造為譚府的包廂,最中間的乾院大門上方,也掛了沈府的門匾。 而且,沈府二字,也是沈浩派人聘請書法大家出手。 蒼勁有力,氣勢雄渾,一看就出自名家。 院子內部的裝修,沈浩也是讓凱悅集團那邊負責,所有床品一應俱全,隨時可以入住。 就連保姆,園丁,都已經招聘好了,全都是本分老實的那種人,不會碎嘴多舌。 陳穎拉著沈浩,在幾個院子挨個轉了圈,她倒是想住進乾院,但想想還是放棄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