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東晉初年內亂(蘇峻之亂) 溫嶠聽聞蘇峻作亂,于是移動軍隊屯兵長江下游。遣督護王愆期、西陽太守鄧岳、鄱陽內史紀睦等為前鋒去抵御蘇峻。并遣使邀請陶侃共赴國難,陶侃也沒有同意。溫嶠多次勸說他,他也沒有明確回應,后又遣使者帶信給他,信中內容也是極力贊揚他為國為民的高尚情操,也是再次邀請他一起抵御蘇峻的叛亂。 信送達兩日后,溫嶠讓參軍毛寶把使者送回,他聽聞了消息,勸說溫嶠道,大軍齊心協力才能取勝,沒有聽說過不同心的能取得勝利。如果消息可疑,應當對外顯示自己還不知道的樣子,更何況自己懷疑自己人呢,現在急切的事情就是把書信追回來,把里面回復的內容改掉,就說必定會響應號召的。 溫嶠明白了他的意思,立馬派人把人追回來并改掉了書信中的內容。溫嶠想要推舉庾亮為都統,庾亮推辭不受,不得以他與溫嶠舉薦陶侃為盟主。陶侃遣督護龔登率兵與溫嶠合兵一處。改掉的書信到達溫嶠這,溫嶠看后又寫了封書信給陶侃,將軍您應火速行動,如果這個州放棄抵抗了,那么祖約、蘇峻就會扶植自己的勢力為州郡的長官,到那時荊楚之地的危險就會遠甚于此州的今日情況。 當時蘇峻殺了陶侃的兒子陶瞻,溫嶠又在書信中以此事激他。陶侃于是率領他的部下,于溫嶠、庾亮共同奔赴建康。到了尋陽,當時有傳言說陶侃想要誅殺執政的大臣以謝天下,庾亮當時是輔政大臣之一,這就導致他十分害怕。等見到陶侃后,立馬在他面前講述自己的失職之處,傳言這才慢慢平息下來了,陶侃也對此釋然了并對庾亮說道,您修繕石頭城抵御敵人,怎么今日還反過來求見我呢,這使不得。五月,蘇峻聽說溫嶠快要來了于是率領大軍抵達石頭城。陶侃等有士卒六萬,兵鋒直指石頭城,屯軍于蔡洲。當時蘇峻的軍中戰馬較多,朝廷的軍隊中只有較多的戰船,相交之下朝廷實力較弱以致他們不敢輕易交戰,朝廷的軍隊采用將軍李根的計策占據白石修筑堡壘固守,以庾亮率兩千人守衛。 蘇峻率領步兵萬余人,從四面而來攻打庾亮。庾亮的部下非??只?,這時庾亮激勵手下的士兵與敵人殊死奮戰,一番血戰下來蘇峻才退走。前來支援的軍隊屢戰屢敗,溫嶠軍中的糧食也快要耗盡了,想從陶侃那借貸了一些回來。陶侃生氣的說,你先前還說不擔心沒有援軍,如今只有老弱病殘的人前來支援,如今交戰數次皆敗,良將何在。況且荊州連接胡、蜀二地的賊寇,倉庫應該備不時之需。如果還沒有糧食,我們就回去再做打算了。溫嶠道,天子蒙難,社稷危在旦夕,我與你們都受國恩,為國舍棄生命就在今日。如今的形勢,援軍沒有來的了,我們就像是騎在猛虎身上已經沒有下來的道理了。您如果獨自帶領部下回去,朝廷的軍隊必然人心離散士氣大跌,士氣一跌剿滅叛軍也必然失敗,討伐蘇峻的大旗就只能指望您扛起來了。陶侃被說的無言以對。竟陵太守李陽也來勸說陶侃并資助了五萬石米給他。這樣陶侃就留下來了。 九月,陶侃都督手下的水軍攻打石頭城中的蘇峻叛軍,庾亮、溫嶠等率精兵從白石發起了進攻。蘇峻前去慰勞他的將士,喝醉了還要騎馬被李陽突襲嚇得跌下馬來,最后被李陽的手下將領彭世斬殺。蘇峻已死,他的司馬任讓等共同擁立蘇峻的弟弟蘇逸為主。 之前郗鑒為徐州刺史鎮守廣陵。城被叛軍包圍周圍沒有支援,加上城中糧食斷絕以致城內軍民人人自危,沒有固守城池的意志。郗鑒于是設立祭壇,殺白馬,鼓勵軍隊士卒。他派遣將軍夏侯長等潛行到溫嶠那道,如今蘇峻叛賊想要挾持天子,向東逃到會稽,我們最好先建好營壘,占據要害之地。這樣計能防備他們逃跑,也能阻斷他們運輸糧食的通道,然后我們就在京口鎮守,堅壁清野以叛軍到來。叛軍攻城打不下來,到周圍掠奪也沒有糧食,料想不過百日他們必然潰散。溫嶠聽后深以為然,于是開始準備征討蘇峻。 王導派出王舒為會稽內史,讓他作為外援。等到孫峻叛亂時,授予王舒職權都督揚州并擔任揚州刺史一職。蘇峻遣韓晃進入義興,張健、管商、弘征進入晉陵。庾亮的弟弟庾冰為吳興太守放棄了守衛逃奔到王舒那。王舒讓御史中丞謝藻率領部下萬余人與庾冰一起渡江到浙江。前任義興太守顧眾及顧眾的二弟護軍參軍等起義軍響應王舒。王舒讓眾督護軍中軍監督晉陵軍事,他自己率剩余的部下退守西江,做庾冰、謝藻的后援。庾冰遣前鋒占據無錫遇到張健帶領的數千人馬,一番交戰下來大敗,庾冰退守錢塘,謝藻守衛嘉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