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元吉也沒有在殷元升官的問題上多問,瞥了瞥百姓們圍著的棚子,一臉疑問。 殷元趕忙解惑道:“白天大軍入城的時候,有百姓得知兒子戰死的消息,當場暈了過去。恰逢太白山的孫神仙在此,及時施以妙手,才得以脫險。 百姓們得到了消息以后,紛紛聚在此處,請孫神仙瞧病,一瞧就瞧到了現在。 而且人越聚越多,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殷元說到最后,一臉苦笑。 以孫思邈的人望,以及名聲,他搭棚問診,來瞧病的人自然多。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聚越多。 倒不是說長安城內外的‘醫療條件’不好,而是長安城內外,醫術高明的大夫們,幾乎都是在服務權貴,很少有去幫窮苦百姓瞧病的。 窮苦百姓得了病,就只能去找那些赤腳郎中,亦或者半吊子的大夫。 但赤腳郎中和半吊子的大夫,醫術終究是有限,瞧不了一些疑難雜癥。 窮苦百姓們又請不起那些醫術高明的大夫,也買不起好藥,只能生熬,或者等死。 如今有孫思邈這么一位杏林的大牛親自搭配問診,他們肯定不愿意錯過。 “孫先生應該帶著不少稚子吧,他們現在如何?” 李元吉了解清楚了情況以后,看著殷元問。 殷元遲疑了一下,道:“臣在遠處給他們搭了一個棚子,讓他們休息,還派遣了幾個將士看著他們。” 說完這話,不等李元吉再次開口,殷元急忙道:“搭棚子用的草席,是臣出錢采買的,看著他們的將士也是已經下值的將士。” 殷元這是擔心李元吉問他一個玩忽職守,以及公器私用之罪。 李元吉跳下了馬背,拍了一下殷元的肩頭,寬慰道:“你這是做了一件好事,不用擔驚受怕。” 殷元干笑著點了點頭。 他也不想擔驚受怕,但他見到了李元吉就莫名其妙的想到了最近長安城內的紈绔圈子里盛傳的那句話。 ‘惹誰也別惹齊王殿下,誰惹誰死。’ 據說王君廓就是因為惹了李元吉,被李元吉一骨朵砸成了肉餅。 王君廓可是國公,跟他父親殷嶠的爵位等同,李元吉說殺就殺,可見多兇。 最可怕的是,李元吉殺了王君廓,不僅什么事也沒有,反倒是受封為了河北道大行臺尚書令。 河北道比李元吉此前管束的襄南道大了可不止一星半點,李元吉也算是升了。 殺國公還升官的人,沒幾個人惹得起。 “孫先生受我之邀,已經答應到我府上充任醫官了。孫先生的人,也就是我的人。我在城內準備了一處宅院,你派人帶著我的人,將那些稚子們帶到宅院里去安頓。 記住,看好那些稚子,一個也不能丟。 孫先生這里,一時半會兒怕是也走不開。 但這么下去也不是長久之計。” 李元吉一邊吩咐殷元,一邊思量。 在吩咐完了殷元以后,也思量出了一個辦法,“你再派人到遠一些的地方,再搭建一些草棚,我會請太醫院的太醫,跟孫先生一起問診。 你去告訴百姓們,此次問診會持續七日。 期間所有的花費由我齊王府承擔。” 殷元愕然的看向了李元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