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楊妙言聽到這話,點了一下頭,沒有再提這個茬。反正,目前李氏嫡系血脈中,只有李承乾一個到了適學的年齡了,李承乾又有李世民和長孫親自教導,上不上蒙學也就那樣。 庶出中李承業最年長,處在上不上蒙學都行的年齡,也不用急于一時。 “忙活了一天,想必你們也都累了,招呼尚膳的傳膳吧。”李元吉澹然的擺了擺手,吩咐人去傳膳。 然后陪著家里的所有人一起‘其樂融融’的吃了一頓便飯。次日,一大早。 楊妙言就著急忙慌的招呼著李承業的親生母親跟她一起去接收李智云和李寬的遺產了。 這些遺產既然已經封給了李承業,那李承業就得趕緊去接收,不然有所產出有所收益的話,都會被竇誕給充入內庫。 雖說雍王府不差那幾個錢,但雍王府是雍王府,姑臧郡王府是姑臧郡王府,雍王府的錢財可以賜給姑臧郡王府,但不是姑臧郡王府的。 作為李承業的大母,以及李承業的親生母親,在李承業尚未成年之前,有責任幫李承業守好李承業的資產。 等到李承業長大了,全部交到李承業手里了,這件事才算圓滿。這件事楊妙言出馬足以,李元吉就不用操心了。 在陪著兒女們玩耍了一會兒后,李元吉趕到太極殿內處理起了政務。有了此前的談話,加上最近蕭瑀、陳叔達、任瑰三人惡補了一番經濟方面的知識,三個人都變得佛系多了,沒有再像是以前一樣,遇到個要錢的事就咋咋呼呼了。 唯有在遇到棘手的問題,或者他們無權處置的問題的時候,他們才會咋呼起來。 “殿下,河間郡王殿下上奏,說博陵崔氏負責押送的軍糧,并沒有如期送達,請求圣斷……” “都畿道大都督府上奏,說是近些日子以來,都畿道通往河北道的官道上、水道上,皆有不同規模的騷亂,疑似有人交鋒,奏問是否要派兵鎮壓……” “……”在不怎么棘手的政務處理的差不多的時候,陳叔達作為代表,將比較棘手的幾個問題挑了出來,奏了上來。 李孝恭給博陵崔氏挖的坑終于將博陵崔氏給陷進去了,縱然博陵崔氏請了清河崔氏幫忙,也沒有逃過去。 河東柳氏、洛陽王氏跟博陵崔氏的爭斗明顯更激烈了,已經明火執仗的開始互相針對了,以河東柳氏和洛陽王氏的體量,對上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根本站不住腳,一直在暗中默默的給河東柳氏和洛陽王氏鼓勁的陳郡謝氏和弘農楊氏明顯也下場了。 不然不可能鬧的這么大,鬧到都畿道大都督府,被都畿道大都督府的官員給彈劾上來。 “傳令給都畿道大總管,讓他遣兩州府兵前去維護官道和水道上的安全,確保來往的百姓和客商能夠完好無損的通行,其他的不用多管。”李元吉思量都不用思量,直接下令。 上奏疏的雖然是都畿道大都督府的官員,可真正能調遣動兵馬,并且真正掌握著都畿道兵馬的是都畿道大總管。 都督府、大都督府的都督和大都督,如今大多都是兼職不管事,里面的官員大多也是文職,管一些瑣事,幫各州的刺史們傳遞一下奏疏,幫朝廷查探一下各州刺史上奏的事情是否屬實。 調兵遣將之類的事情,已經不歸他們管了,他們也不能過問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