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amazing!” “太驚人了......” 有人忍不住小聲驚嘆了起來。 作為國際級別的頂級音樂家,絕大多數的人,真不會無根據的為黑而黑。 華夏悠久文化歷史,在經過了科學的考古發掘,有了強有力的證據后,自然會令人感到如此不可思議。 這種不可思議并不是“遠古人類多么牛b”之類的感慨。 而是.......傳承未斷! “經過遠古時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傳統音樂來到了形成期,這個時候,便已經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律法體系,七個音階,十二個律名,這個時期,為之后華夏音樂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而此時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鐘鼓樂隊。” 張瑾的話不僅僅讓外國人大開眼界。 實際上,很多國內的音樂家,也眼前放光的好奇聽著。 鐘鼓樂隊? 這不免令人想起了一個成語,“鐘鼓齊鳴”。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華夏的音樂,因由【百家爭鳴】,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也就是這時候,古琴,出現了,成為一種重要的獨奏樂器,貫穿了我國傳統音樂的始終,也誕生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張瑾介紹著,眾人順著看去。 那是一種平置彈弦的樂器,像很有名的古箏,但是沒有碼。 “古琴,又叫七弦琴,在很多詩詞中,又稱為瑤琴,屬古代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中的【絲】!” 絲,指的便是琴瑟,詩句或是成語中提到的很多。 “琴瑟和鳴”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其中的典籍,各色的樂器,繁瑣的發展。 那可是兩千兩百多年以前。 到了先秦時代,各色樂器已然達到七十余種。 甚至已經出現了“樂府”。 張瑾繼續對著外賓介紹著周朝,春秋戰國,到秦朝,逐漸發展而成的各類樂器。 外賓們時不時的提出一些問題,張瑾便進行交流與解讀等工作。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讓音樂加速發展,相同的,由于尚未經歷秦朝的“車同軌,書同文”,所以,各個地域不同的文化發掘具有相當大的差異。 這里面能夠講解的事情就實在是太多了。 交流進行的十分愉悅。 絕大多數人看上去都很放松。 但唯獨弗萊什和李少杰是例外。 李少杰眼珠子瞪著的瞅著弗萊什。 太特么認真了,認真到周圍的人都感覺有些奇怪。 弗萊什自然是直接面對李少杰那犀利的目光。 煩死了。 但煩躁之中,多少是有點隱約開心的感覺。 原因無他。 李少杰之前“先死盯后無視”的戰術太特么搞人心態了。 這段時間弗萊什的心態早就被折磨的欲仙欲死了。 不過,這真的可以理解。 試想一下。 如果你來到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突然有一個人對你敵意極大,時不時都想出來瞪著眼睛跟你吼兩句。 你肯定也會憤怒中帶點害怕。 結果呢? 等你警惕拉滿,準備還擊的時候,他突然就無視你了。 根本看都不看你一眼,理都不理。 就仿佛走在大街上好好的,突然腦瓜子被板磚砸了一下,氣的你一拳回懟,卻發現打在空氣上。 憋屈,難受,要多惡心就多惡心。 心態能好就怪了!! 但是,你靠著強大的韌性,終于適應了這種急剎車帶來的慣性。 他tm突然又整活了。 也不懟你,也不無視你。 就特么死死的盯著你。 這踏馬誰受得了啊! 講真,即使不是東北人,弗萊什的腦子里也已然被三個字所填滿。 【你瞅啥】 心態那就屬于是直接被折磨的稀碎。 弗萊什簡直就快瘋了。 這就是傳說中中國人的心理戰術嗎?! 太特么可怕了!! “.......” 實際上,李少杰想的特別簡單。 根本沒那么多彎彎繞繞。 達成的效果,其實也都是純粹的巧合。 ------杰哥可從來沒想著主動搞人家心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