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年一度的春晚也正式結束。 這一次春晚的質量非常不錯。 詬病“春晚一年不如一年”的網友也明顯變少。 實際上,做出的改變真的沒多么復雜。 去掉流量小鮮肉,或者盡可能砍掉流量小鮮肉的節目。 在歌舞方面增加獨有的厚重文化。 像雜技等“其他”類型的節目,多增加一些視覺感,魔術節目簡單易懂但腦洞大開。 最后,便是最重要的一環。 搞笑類節目別搞j毛悲情內核,你可以通過搞笑寓教于樂,但別在搞笑以后非要轉成悲劇,在大年三十這天晚上扎人心。 實際上,觀眾們不怕你的節目高端晦澀。 怕的是正爽的時候,為了刻意的追求高端,而突然放毒。 而對于這些表現,李少杰也非常的滿意。 幾乎所有的創作者,都在尋找娛樂趣味性,與思想文化傳播之間的一個平衡點。 之所以很多節目看起來怪怪的,正是因為他們的理解與過渡轉變太過于牽強了。 笑點沒那么好笑。 似乎一切東西都想往“反思”上靠。 這不是學術作品,更不是什么論文作品,亦或是什么藝術哲學的極詣之境。 更不是什么全民批斗反思大會。 這踏馬是面向大眾,一年一度的春晚。 是娛樂放松用的,是宣傳一些溫馨正能量的平臺。 你可有那么一丟丟不至于影響觀眾情緒的暗諷,也可以去講述大道理。 但首要目的,是滿足趣味性,娛樂性,達成觀眾“大過年的放松一些愉快一下”的愿望。 尤其是網絡時代信息爆炸,如果小品跟不上,那就全是爛梗。 再看幾個演員在舞臺上動情的落淚,夸張的煽情。 尷尬的足以腳指頭摳出一個你我的未來。 而去掉了這些“毒點”以后,春晚的節目質量,肉眼可見的提升了起來。 這一次的春晚,令觀眾們印象深刻的優秀作品真的是不少。 但這也導致了【最喜愛的春晚節目】的票選競爭變得異常激烈。 “快快,投票啦!!” “鏈接分享一下!我去給我家里人,讓他們幫忙轉發!” 各個表演單位的聊天群中,也開始分享起了投票鏈接。 登場了的演員,都開始號召自己的親朋好友幫忙投票,簡直堪稱拖家帶口。 “杰哥,你不去找家里人投票嗎?” 唐杉杉不斷的玩著手機。 “我已經動員了我們全家辣!!當然還有各種同學群~~~” “......” 李少杰無奈的捂了捂臉。 “沒啥必要......” 在李少杰看來,我自己搞好我自己的作品。 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觀眾,就夠了。 再說了,上春晚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娛樂一下大眾的。 喜歡就行,沒必要非要找誰投票。 學其他明星動員投票? 算了吧。 如果為了投票而大過年的麻煩別人......豈不是和“娛樂一下大眾”的想法背道而馳了? “這個最受歡迎獎吧,本身對我用處也不是很大。” 李少杰聳了聳肩。 滿嘴的大實話。 但就是很欠揍。 “能有什么用呢?” “.......” 唐杉杉臉都綠了。 也是。 這個“最受歡迎”獎吧,給李少杰了,不見得能給李少杰帶來多大的便利。 這玩意,就像是一大包經驗值。 給滿級的人吃了,那特么經驗槽都不帶變化的。 而給其他未滿級的? 一大包吃下去,能提升個幾級,但也不見得能滿級,甚至距離滿級還遠呢,還是沒法比。 似乎......無論有沒有這個名頭,李少杰能享受到的資源,待遇,以及人脈,地位......好像都沒什么變化。 “道理我都懂。” 唐杉杉屬實沒敢說下一句話。 【但你為什么會這么欠揍?】 只好用幽怨的小眼神看了一眼大神。 當然。 李少杰是對這玩意不太在意。 但不代表別人不在意。 呂秋兒滿臉黑線的把手機遞了過來。 李少杰一看。 自己的家庭群,已經開始被老媽刷屏了。 只見老媽發送了投票鏈接,上面寫著【春晚最受歡迎的節目】。 然后就發了一段話。 “快!兄弟姐妹們,親朋好友們!給我兒子李少杰的【青花瓷】投上一票啊!幫忙轉發一下,謝謝啦!” 隨后,就是自家親戚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的開始回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