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講真,走南闖北這么多年,李少杰還真就是第一次遇到這么「明目張膽」的暗示。 當然,其實這種暗示已經十分委婉了,甚至......特別的規矩。 畢竟這不是什么商業娛樂的晚會,自然不可能給你搞出太多歪門邪道。 但這依然讓李少杰一陣錯愕。 旋即,便果斷拒絕。 那拒絕的架勢可以說是完全「沒得考慮」。 看似只是拒絕一個粉絲的追星,但其實門道還真不小。 人家主動「追星」了,你但凡稍微隨和一點,對吧,聊聊天,這么一談天說地,興趣投緣,是不就成「朋友」了? 那和朋友吃個飯唱唱歌團建是不是也沒問題? 那后面的一些事是不是順理成章了? 十分簡單的套路。 而這些行為違法嗎?不啊,人家主打一個「你情我愿」。 在這中活動中那確實不敢搞出格的。 但真沒必要「逼迫」。 還是「利益」二字動人心魄。 簡單來說。 老板太多了,大老太多了,女明星不夠用了。 尤其是棒子這邊的娛樂圈。 就這,早就是收斂一萬倍的效果了。 改變這一切? 拉倒吧,爺管你呢。 反正李少杰的想法非常的樸素。 咱就一凡人,小老百姓,不和你們扯這【】。 自己家明媒正娶的良家老婆不香嗎?非要喜歡撿破爛? 跟變態待久了,那也會逐漸變態的。 李少杰常因不夠變態,而和一部分娛樂圈的東西們格格不入。 不過李少杰也不想改變,我好好一個人干嘛要當變態,有病嗎。 至于圈子,李少杰覺得有些娛樂圈內部的智障或者舔狗粉絲們說的很對。 圈子不同,別硬融。 人家覺得自己圈子可好了,賊驕傲,自吹自擂,看不得有人想擠進自己所謂高貴的圈子。 人五人六的裝的倒是挺像樣。 可這圈子在李少杰看來何嘗不是一片腌臜呢? 不如上古茅廁,純純的毒菌,壓根就看不上,拒絕起來理所當然。 拜托,這可是在棒子,鬼知道有沒有陷阱。 就是來表演個節目的,演出結束我就走,以后根本不可能再來。 ------除非是開坦克。 ...... 時間便這樣慢慢的度過了。 正式演出的這天,也很快到來。 排練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的幺蛾子。 能來到這里演出的單位,沒有一個是泛泛之輩。 全都是各自領域最厲害的。 哪怕是韓流女團,那也是女團里最厲害的。 李少杰不是瞧不起女團,而是瞧不起韓流音樂。 k-pop,即使放在音樂領域里來看,那也是大名鼎鼎的。 拋開偏見審視,會發現確實有一套。 彈丸小國,人口幾千萬,但音樂行業非常的發達。 傳播極廣,甚至可以說是病毒式的蔓延。 傳播性,娛樂性,要素性十分的強勁,這便是韓流音樂的特點。 受眾極廣。 但凡事都是有兩面性的。 在空間的尺度上,受眾廣,但時間的尺度上來看,淘汰快。 別說「難以出現名作」了,是壓根不會出現名作。 是的, 韓流,專門為廣度誕生的商業音樂。 為的就是以引人注目的方式,去泛化審美。 因為人與人的審美不同,高審美的人看這種作品其實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厭惡,而低審美的人又能很快接受,所以本身門檻就是不能高。 高不起來的。 而這樣就會有一個后果。 那就是-------這樣的音樂形式是永遠也無法誕生真正經典的。 如果把音樂比作。 那么假設嚴肅音樂就是嚴肅文學,這其中最經典的,最能流芳千古的,必然是絕代巨著。 而這些巨著有個普遍問題。 廣度不行,但高度十足,值得人細細品味,但門檻高,文化不行很難看懂。 而最能傳于民間,讓同時代的普通老百姓也津津樂道的,那必然是同時代中,最簡單,最通俗,甚至可以說內容信息量最少的形式。 比如一些神鬼志怪雜談,或是鄉間坊間說書先生講的民間故事。 因為不能拋開時代的局限性以及多方面的教育因素。 總有人會bb「大眾看不懂要你有啥用」之類的話,其實就是詭辯。 因為無論是誰,談起人類文學巔峰,都不會是xx網文,xx搞笑段子。 網文,搞笑段子,有其存在必要,但真要論文學,還是得上點真家伙的。 從論語,到四書五經,到唐詩宋詞,到四大名著白話,到武俠,再到越來越簡練化的網絡文學,再到更簡單的故事段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