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宗門世家、朝廷諸臣能明白,諸多后宮娘娘也能明白,寧明等小孩就不明白了。 “皇侄女,皇侄女!” “他說的啥意思啊?” “我咋聽不懂。” 寧明悄悄拉著寧瑤的袖子,不解問道。 “誒誒,你能不能別用你抹鼻涕的手碰我?”寧瑤一臉嫌棄,“最近趙夫子不是教到對聯這里了么?” 寧明道:“夫子教不教是他的事,學不學是我的事。” 寧瑤無奈,淺淺朝著寧明解釋道:“你可莫小看這安以君,雖然他不過同進士出身,但這對子卻頗是棘手。” “上古有個大家曾對這種對子有過解釋:回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 “這種回文對聯,讀來回環往復,綿延無盡,蕩氣回腸,意興盎然,無論是順讀還是顛讀,都意義完整,而且還要對出平仄意境,雖然不乏游戲之作,卻也頗見遣詞造句的功力。” “啥?”寧明搖著頭,捂著耳朵,“不聽不聽,不聽烏龜王八念經。” 啪! 寧瑤朝著寧明就是一巴掌。 “我滴媽呀!你這個小王八蛋,你有病吧!” “滾!你趕快給我滾!” 寧瑤想死的心都有了,直接別過頭去,生怕被這熊孩子給氣死。 就在大荒眾人穩坐釣魚臺時,下一刻,意外發生了。 大遼使團內,有一妖異俊美的年輕人站了起來,朗聲而道:“這有何難,我這有三聯,諸君且聽。” “賢出多福地,地福多出賢;雨滋春樹碧連天,天連碧樹春滋雨;龍潭蘊活水,水活蘊潭龍。” 言閉,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 剎那間,所有的舉子進士,皆是面露震驚,瞠目結舌,難以接受。 就在他們冥思苦想的時候,來自大遼的年輕一輩就已經脫口而出,一說就是三個。 雖說回文對聯考察的是一個填詞功底,算不上什么學問之說,但在這么短的世間內對出三個,甚至并未有像安以君一樣借助地名有所取巧,完全是以意境相對,這就讓人難以置信,匪夷所思了。 他們不由得將目光落在安以君身上,這安以君,這尼瑪確定不是來自大遼的奸細? 在大荒朝堂,揚人大遼國的威風? 就在眾人神情恍惚時,大遼使團那個年輕使臣對安以君道:“我也有一個對子,想向君請教,三光日月星。” 他盯著安以君:“君不妨試試能不能對出下聯。” 對方臉上一臉誠懇,仿佛真單純只是學問之間的討論,并沒有半點其他心思。 但就算是學問不及儒生的諸位宗門世家的掌舵者一想這個對子,三光日月星,都忍不住后背發涼。 對聯有規律,聯語中的數量詞,一定要用數量詞來對。 所以上聯用了個“三”字,下聯就不應重復。 而“三光”之下只有三個字,那么,無論安以君用哪個數目來對,下面跟著的字數,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 也就是說,在某種意義上,這就是一幅絕對,在填詞的道路上,一騎絕塵。 安以君人直接傻了,瞪大眼睛,面色有些僵硬。 如果是大連使臣主動挑釁自己,以印證學問之名故意刁難,他尚且能發揮儒生噴人不帶血的特點,站在道德制高點,讓其保不住自己的十八代祖宗。 可今日之事,完全就是他先挑釁、裝逼在前! 而且人大遼使臣有言在先,一切都是仰慕大荒學問,特地跋山涉水來印證所學,看人現在臉上都是一副求知欲旺盛的樣子,哪里是在挑釁他嘛,分明是如饑似渴、好學不倦的學生請教他這個大荒學子呢。 如果是大荒國內其他學子來向自己討教,哪怕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學子,輸了也頂多是氣憤一會,丟丟自己臉面。 但現在不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