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明是呵護,暗中卻是貶斥,在座這里的哪有傻瓜,會聽不明白。 果不其然,皇太孫寧安輕聲說道:“值此春來明夜,兩國恰融,邦誼永固,三兒,你不若作詩一首,以志其事。” 眾人紛紛附和,知道這是皇太孫的反擊,想借著今日庭宴之機,徹底將大遼的勢頭打壓下去,讓天下人知道,大遼的才子,甚至不如一個未開蒙的小太監。 小太監此時腦海里仿若云端,有仙人吟誦經文,昏昏沉沉中只聽皇太子的一聲呼喊,對著寧安便是一拜:“殿下,奴才只會一些不入流的句子,不敢在大遼才子面前放肆。” 此言一出,眾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寧安。 此時,小太監也是明白了,他如今腦海里如此造化,便是皇太子所賜,此舉借助他的身份,要向天下諸國證明,論文論武,大荒都是碾壓他國的存在。 眾人聽他一句話就把事情推到大遼使團那里,還以為他與皇太子早就暗中有個計劃,要打擊一下大遼的囂張氣焰。 其實小太監也是猜的,腦海里智謀并不足以讓他短時間明白這些,但是有仙人撫頂加持,這些東西一想便通。 小太監知道自己沒有猜錯寧安的意思,因為隔著不遠,他就看清了皇太子殿下雙眼微微瞇了起來,目光幽深里透著一絲欣賞。 這欣賞,自然是欣賞他深明太孫之心。 “不若你作一首,讓大遼才子評判一番,若不佳,罰酒便是。”寧瑤微笑說道,她清楚皇兄今日的做法,便提前布了后手。 事已至此,不如從命。 小太監眉頭緊鎖,認真聽著那老仙人的話音,然后嘴唇微啟動,一字一句說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此詩一出,滿堂俱靜。 這乃當年人婦之友大作,寧安刪了幾句,通過老仙人傳遞到小太監腦海中,值此殿堂之上,天下歸心正好契合當今天子的雄心壯志。 最妙的是周公吐哺這一典故,在這個世界也是存在,而且周公也并非是像前世那般,而且實實在在做了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天子,故而寧安也未曾刪減這一句。 許久之后,宏大的宮殿之中群臣齊齊喝彩:“好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