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回祿之災當警惕-《成語生香之西周之前》
第13章 回祿之災當警惕
——“祝融”重黎、吳回、陸終的傳說
詩曰:
立身處世學祝融,吳回陸終續祝融。
回祿之災當警惕,安泰祥和樂融融。
各位看官:
1987年5月6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發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災。58800多名軍、警、民經過28個晝夜奮力撲救,于6月2日取得撲火勝利。此次火災火場總面積為1.7萬平方千米(含境外),境內森林受害面積101萬公頃,大火中喪生211人、燒傷266人,使生態環境遭受巨大破壞,直接經濟損失達5億多元。(資料源自網絡)
言歸正傳。
上回穿插了杜宇的傳說,今天我們繼續沿著三皇五帝的蹤跡講下去。
話說人文初祖黃帝有二十五子,其中,嫡[di]次子昌意生顓頊[zhuan xu];嫡長子玄囂生蟜[jiao]極,蟜極生姬俊。黃帝崩后,顓頊即位;顓頊崩后,姬俊即位,即帝嚳[ku]。也就是說,顓頊與嚳是親堂叔侄關系。
顓頊有個兒子叫卷章,卷章有個兒子叫重黎,重黎在帝嚳時期任職火正(管火的官)。因重黎為人正直、大公無私、工作敬業、業務精通,能以火光照耀天下,在本職崗位上做下了業峻鴻績,屬于典型的行業標桿,帝嚳非常感動,專門授予他“祝融”的榮譽稱號。為何要授予重黎“祝融”呢?原來,“祝”是正大之意,“融”乃光明之意,“祝融”即正大光明的意思。《國語·鄭語》曰:“夫黎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史記·楚世家》記載:“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
據了解,“祝”的甲骨文字形,像人跪在神前祈禱,本義指男巫,是祭祀時主持祝告的人,后來表示對人對事的美好愿望。“融”是形聲字,從鬲[li],蟲省聲;鬲是古代一種烹飪器;“融”的本義是炊氣上升,引申為長久、明亮、通達、流通、顯明、昌盛、和樂、恬適、和煦、暖和等義。所以,“祝融”一詞表示在炊器旁用火,是掌管用火、給人們帶來希望的人。
且說重黎逝后,弟弟吳回繼任火正之職;吳回逝后,重黎的兒子陸終又繼承了父、叔的事業。不管是吳回,還是陸終,他們為人、做事、工作都像重黎一樣正大光明、忠于職守、兢兢業業。后來,人們就把這兄弟、父子三人奉為“祝融”,即火神;還把“祝融”“回陸”作為火的代名詞。
“回陸”是吳回、陸終的合稱,不知為何不稱“吳陸”或“回終”。“回陸”也罷了,然而歷史總愛神二八經,不知怎么搞的,也不知從何時起,“回陸”偷偷摸摸異化成了“回祿”,人們就以訛傳訛地約定俗成了。例如,把火災叫做“回祿之災”,或者說“慘遭回祿”。
各位看官:
回祿之災,人人警惕;安泰祥和,天下同愿。
(本章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阳市|
延川县|
长沙县|
冷水江市|
南陵县|
曲周县|
凯里市|
南开区|
平潭县|
齐齐哈尔市|
林甸县|
南丰县|
电白县|
沙河市|
乌鲁木齐县|
白银市|
巴彦县|
大城县|
鄂温|
锡林浩特市|
哈尔滨市|
滨海县|
专栏|
泾川县|
定结县|
濮阳县|
扎兰屯市|
察隅县|
丁青县|
深泽县|
腾冲县|
旌德县|
德江县|
穆棱市|
安化县|
霍林郭勒市|
都匀市|
平阴县|
平果县|
凉城县|
桂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