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眨眼到了十月初八,陳博衍成親這一天,陳家在上都沒有親眷,陳博衍只邀請了交好的同僚,及曾經一起科考,但落榜如今在上都的學院學習的學子朋友。 與他交好的同僚,年齡不等,有的四十來歲,有的三十多歲,也有二十多歲,及跟陳博衍一樣大的。 二十多歲及以上的,基本都已經成婚,帶著家眷而來,女眷周靜好帶著陳徽音招待,男客那邊,自有陳博聿。 古代的婚禮,都是在晚上舉行,這一點高祖沒有進行更改,畢竟是傳承幾千年的老規矩。 陳博衍將新娘子迎回陳宅,拜了堂,新郎、新娘送入洞房。 陳徽音沒有去前院拜堂的正屋湊熱鬧,直到新郎和新娘子送入洞房,才帶著明哥兒來到早已經踩好點的窗戶,看小叔和小嬸完成之后的禮,及大家鬧洞房。 誰知姐弟倆到時,踩好點的窗戶,已經有人了,是個十七八歲,身形修長,五官英俊,混身透著濃厚書卷氣的少年。 楊煜聽見腳步聲轉身回頭,就看見一名身穿白色斜領襦衣,但領口和袖口則是正紅繡海棠花紋做裝飾的錦邊,配了一條里層為正紅海棠底紋,外面覆一層白紗齊胸襦裙的美貌少女,拉著一個八九歲,長相精致好看的小男孩。 楊煜的目光,一瞬間就被少女那雙充滿靈氣,又透著活潑俏皮的漂亮雙眼吸引。 這少年陳徽音不認識,但能出現在這里,不是來參加婚宴的客人,就是小嬸那邊送親的人,于是她禮貌的沖對方點了點頭,帶著明哥兒占據了窗戶的另一邊,他們占據的一邊,正好是陳徽音提前放了塊墊腳石的一邊。 楊煜也在陳徽音點頭示意時,回過神來,窗戶很大,他站到另一邊,自發的與陳徽音之間保留安全距離。 他的目光雖然在看屋里在喜娘的引導新人完成婚禮,但腦子里想的,卻是陳徽音那雙靈動,活潑、俏皮仿佛會說話的眼睛。 于是他壯起膽子,扭頭看向陳徽音,主動搭訕:“我叫楊煜,我母親是新娘子的堂姐,隨家里的長輩,送小姨母出嫁,小娘子想必就是小姨夫的侄女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