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轉眼間,時間便來到開皇十五年的秋末。 這半年以來,楊遇安在江都過得還算舒心。 先是夏天的時候,楊廣對智者大師又發動一波猛烈的“攻勢”。 又是要求解釋佛經條文的《義疏》,又是請求賜下一頂“菩薩天冠”保佑平安。 可謂將不要臉發揮到了至極。 但智者大師到底沒讓楊遇安失望,定住了壓力,守住了道心。 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安坐不動。 要《義疏》? 寫! 一份不夠再寫一份。 嫌帽子造型不好看? 改! 改到你滿意為止! 反正貧僧就是不去江都,殿下你就使勁作吧! 當然,智者大師也不是一味被動防守,還適時給出反擊:他來揚州可以,但希望晉王準許他回歸天臺山修行。 那里是他中年時參悟大道的寶地,有著不解之緣。 而最重要的是,那里雖然距離江都不比西邊的荊州近多少,但到底也是屬于揚州大總管府治下地界,算是打了個擦邊球。 畢竟江南是一片很大很大的地方。 對于智者大師的反擊,楊廣顯然有些舉棋不定,頓時啞火。 如此僵持到初秋,楊廣尚未作出回應,隋皇楊堅卻派門下省納言蘇威,也即行事實宰相之權的朝中重臣巡視江南。 楊廣作為江南封疆大吏,自然要去作陪。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蘇宰相”就是當初主導制定《五教》繁瑣律令,以一己之力逼反江南一眾世族的猛人。 一個人頂五個師,資敵那種。 大概楊廣例行公事之余,也擔心老頭再次瞎折騰,讓他這些年兢兢業業打下的局面功虧一簣。 還是盯緊一些為妙。 …… 總之,因為一位山野老僧,一位朝中老儒,從夏天到秋天,楊遇安越過越順心。 修為也順利到達中都督巔峰,開始嘗試吐納天地元氣。 但到了這個地步,他就只能靠自己摸索修行了。 一則上都督需要勾連天地元氣,難度本來就非中都督的煉血化精可比。 很多修行者一輩子就卡在這里不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