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按照釋家分類,八識分別為:眼、耳、鼻、舌、身、意、意根、阿賴耶。” “其中前五種基礎神識對應下儀同境界。” “意識與意根對應中儀同。” “至于最為深奧的阿賴耶識,則對應上儀同。” 《建德十式》最后一式就是修煉八識中的第一識,眼識。 一旦煉成,便能成為“一識儀同”。 但楊遇安親自修煉過后,發現此事并不簡單。 這一年來,他陸續得到數位北周侍官的記憶,對于如何修煉第十式,早已爛熟于心。 然而不管他演練多少次,就是遲遲不能感應到眼識,更別說修煉。 實際上根據這些侍官的記憶,同時代單純依靠《建德十式》練成眼識的侍官,幾乎沒有。 就仿佛老板給大家制訂了一個職位晉升計劃,走到最高處,就能得到股權,成為公司股東。 前面各級都還好,但最后股權這一級,不管你怎么努力工作,就是有各種莫名其妙的東西卡著你。 要么就是攤上一個永遠不可能實現的腦癱項目…… “根據侍官們的經驗,想要快速煉成眼識,要么立下極大軍功,得到朝廷賞賜的丹藥;要么就是轉練更好的功法,特別是核心功法。” 輔助修煉眼識的丹藥楊遇安不知去哪里找,但核心功法他有很多。 這一年來,他又陸續收獲了七種核心功法,總量達到十種。 有些跟《閻王擒虎功》、《錐舌輔弼訣》是一個級別,有些則相對遜色。 反正都比軍中基礎功法要好。 唯一問題是,除了來自兩晉交替時期的《衣冠渡江訣(殘)》以外,其他全都無法修煉。 就仿佛一個人懷揣著大量金銀財寶,卻只能看,不能花。 老難受了。 “看來揚子津大營的水雖然‘質量’高,但前朝功法還是太少了。” “果然還是要離開江都發展吧!” 不管是北邊淮河流域,還是南邊浙水流域,尚有未曾處理的前朝幽魂。 于是在江都老老實實待了一年后,楊遇安再次生出離家出走的心思。 …… 只可惜到了開皇十七年年初,他離開的計劃就被南方各地叛亂打亂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