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次楊遇安倒是知道臧質怎么應對了。 他將計就計,設法將拓跋燾的信傳到城外異族士兵的軍營中,大肆宣揚魏主視他們如糞土,勸他們立即倒戈。 若能砍下拓跋燾的人頭,宋廷還有豐厚賞賜。 悄悄做完這一切后,他才正式寫信回應對方。 信中自然不是什么好話。 出城送信的使者需要冒著極大生命危險。 這些本來不關楊遇安一個醫者什么事。 但不知是誰說漏了嘴,城中有人向太守沈璞舉報楊遇安曾是北魏中軍幢主。 此時正值宋魏交戰之際,事情可大可小,最后沈璞讓臧質自己來處理。 “當初在城外收攏敗兵之際,本將見你馬上功夫嫻熟,便猜到多半是個北人。” 臧質單獨招來楊遇安對質。 “亂世乞命之人而已,或南或北,又有什么區別?” 楊遇安抬起頭,與對方坦然對視。 眼前的臧質身長盡七尺,一口黃牙外露,仿佛噬人的猛虎。 不過楊遇安知道對方外表看似粗鄙,其實內里自有一番溝壑。 “不錯,既然佛貍伐敢用漢兒當司徒,本將為何不敢用魏人當親兵?”臧質聞言輕笑。 佛貍伐便是魏主拓跋燾的小字。 至于那位北魏司徒,正是出身清河崔氏的崔浩,毫無疑問的漢人世族。 其人已經連續侍奉三代北魏君主,是北地漢人的一面旗幟。 “可是話又說回來。有道是三人成虎,人言可畏。”臧質收斂笑意,“崔浩那老匹夫在北邊算是位極人臣了吧?結果去年得罪北虜一眾國族,佛貍伐不還是只能含淚殺了他?” “如今本將沒有魏主的權勢,四郎也沒有崔浩的功勞。本將若不給城中眾人一個說法,此事是無法輕易揭過去的。” 聽對方說到這里,楊遇安大致猜到他的意思了,當即拱手道:“屬下死不足惜,只是我妻本身淮上漁家女,世代生活在宋境之內,還望不要牽連!” 啪。 臧質將一封信丟到楊遇安跟前。 “你出城將此信送給魏主。” “今后不管你是死是活,是回來還是重投魏軍,本將但凡活著一口氣,必保你妻無恙。” 果然是要交一個投名狀。 楊遇安心中了然,當即取信拜謝離開。 …… 再次來到魏軍大營,楊遇安心情遠比上回忐忑。 上一次,他是相當于浪子回家。 這一次,卻是代表宋軍的使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