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圃討論-《領主無敵!》
第(1/3)頁
見埃里克微微點頭,那三人才如夢方醒般地頻頻點頭。
現在奧多公國的絕大多數土地,實行的都是兩圃制。即把土地分成兩個塊,輪流種植,始終有一塊地處于休耕狀態。
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恢復土地的肥力,在土地產出和土壤肥力上找到一個平衡點。
如果不休耕的話,土地肥力沒幾年就會被掏空,到時候不養幾年地,土地是絕不會恢復肥力的。
土地可以幾年不種,人卻不能幾年不吃飯。
埃里克前世是東方人,在那個雨熱同期、地少人多、精耕細作的國度,自然沒有什么休耕一說。
可他現在是在大陸的西岸,在暖流和盛行西風的影響下,這片原本該被冰封的土地,才勉強可以供人生活。
土地肥力大大不如,只有選擇讓一部分土地休耕,才能保持固定耕種。不至于像先輩一樣刀耕火種,一塊地種幾年,耗盡肥力后就搬去下一個地方,一直游離不定。
那樣的生活也只適合人口極少的部落時期,自從定居之后,人口激增,更加不可能過上之前的生活了。
所以,哪怕是在封建制代替了部落制后,兩圃制也一直是莊園經濟的基本架構,延續至今。
雖然每過一段時間,兩圃制就會在細枝末節上完善一些,可它的核心從來沒變。
這樣一半土地休耕、一半土地耕種,在埃里克眼中實在太過浪費。
如果學習三圃制,即把土地分成三塊,一塊種植夏糧、一塊種植秋糧、一塊休耕。
這樣,每年用于種植的土地就從原來的50%變成了67%!就算夏糧產量不如秋糧,也可以讓產出增加兩三成!
而且,哪怕是只增多一兩成,這件事都很值得去做。
兩國的農業差異,他在提哈時候就有所耳聞。他當然知道三圃制是歷史的必然,所以早就計劃好了,回到故鄉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順應歷史的發展,把落后的兩圃制,改變為先進的三圃制。
可他畢竟不懂農事,于是留下四位總管,想問問是否可行。
總管休斯很滿意于埃里克熱衷于治理領地,還是潑了一盆涼水。
“這件事,老主人也曾實施過,只是后來還是擱下了。”
“為什么呢?這似乎沒什么難度啊?”埃里克不明白,兩圃變三圃,不就是把一塊地分成兩塊還是三塊嗎?這有什么難的。
而且用什么農作物來完美適配這種土地方式,他不明白,可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農還能不清楚嗎?
實在不行,自己花錢請兩個農業顧問,也能解決這件小事。
除此之外,他還真不知道,有什么可以阻擾兩圃變三圃。
在他看來,兩圃變三圃,只要他這個男爵同意了,似乎就可以完美運行下去,畢竟這是一個農民、莊頭、騎士、男爵都會受利的事情啊!
總管休斯看著埃里克熱切的眼神,最終嘆了口氣:“主人,您應該知道莊園里的土地情況吧。”
“你說說看。”埃里克不明白休斯問的是什么事。
“莊園的耕地分為條田和自營田,即您佃給農奴的地和您自己的地。”
“這個我當然知道,把份地租給領民們,不就是讓他們給我種好自營田嗎?”自營田的收入是埃里克收入的絕對大頭,他當然知道。
農奴們的勞役地租,也正是以這種方式轉變為實物地租,繼而在市場上換成貨幣存進他的寶庫。
“是的,貿然改變制度,不會有好結果的。”休斯道:“當年老主人就是遇到了這個情況,才沒有大膽推廣。”
“產量會減多少呢?”埃里克問道。
“大概三分之一左右吧。”休斯嘆了口氣:“當時老主人拿一個村莊做的試點,因為份地和自營地需要重新規劃內部輪休地塊,需要做的工作其實很多。”
“份地都是半畝半畝的,散落在莊園四周。重新丈量份地大小和決定耕種批次,在此期間還需要每隔兩個月翻一次地,沒有大半年時間根本整理不完。其實遇上災年,一整年沒有收成的事情農民們也不是不能接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城县|
泾川县|
禄劝|
宣汉县|
吉木萨尔县|
特克斯县|
鱼台县|
南和县|
博兴县|
利津县|
长阳|
平泉县|
汨罗市|
东明县|
武强县|
邢台市|
江川县|
河北省|
临泉县|
商丘市|
肇东市|
常宁市|
万山特区|
苗栗县|
卓资县|
辉县市|
扶余县|
织金县|
长顺县|
阿合奇县|
色达县|
道孚县|
鄂托克旗|
江阴市|
子长县|
武义县|
方城县|
元谋县|
南江县|
子长县|
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