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考功名去老童生那里完全可以的嘛。 于是趙貴花一行人打聽好老童生的住處,買了三斤糕點就去拜訪,老童生的家在一個破舊的巷子里,看的出來那一片的村民生活都比較貧寒,房子也老舊。 老童生一家住的是一個三進院子,外面看著也較破舊,不過里面挺寬敞,且打理的挺干凈整潔。 因著老童生年紀越發大了,身體也不是很好,所以近年收的學生越發少,這些學生在他這里讀個一年左右,就會去姜秀才那里考試,考過了便能進姜秀才的私塾。 姜秀才不肯收的,家里還想讓孩子繼續讀書的,便會讓孩子繼續在老童生這里再讀個一兩年,然后便可以去賬房先生做師傅,當學徒。 其實大多窮人都這樣,能讀幾年書的還是家里長輩腦子靈活點的,咬牙送孩子讀幾年書,之后便出去找活干。 科考那是千軍萬馬同過獨木橋,其中的艱辛和難度可想而知,何況還要建立在經濟基初上,沒有足夠的銀錢支撐,就算再是讀書的料,也只能放棄。 話說顧夫子這里眼下只有五個學生,這是聽顧老夫子的夫人說的,顧夫子前天去縣城拜訪同窗,據說那位同窗考上了舉人。 那位舉人老爺比顧老夫子年輕個十歲,四十有六,也是不容易,據說十多年前顧老夫子救過那人一命,那人也是個懂得感恩的,這些年一直和顧老夫子有來往,經常還會接濟老童生一家。 中舉后立馬遞了帖子過來,讓顧夫子去縣城一同慶賀。 顧夫人溫和的笑了笑,“你們若是想把孩子送來,就得再等個十天,十天后我家老頭子才會回來。” 老童生一家的日子并不寬欲,他兒子今年四十歲了,但老實巴交的,媳婦也是個老實人,平時就靠種地維持生計。 三個孫子倒是機靈些,但也只是比父母機靈些,也不是太聰明,老童生這次把三個孫子都帶去了縣城,帶他們見見世面。 如果他那個舉人同窗,能給三個孫子提點提點也是好的,三個孫子自小跟著他讀書,雖然天賦一般,但也算刻苦,基根功還算扎實,如若得了舉人老爺的提點,明年能過院試考上童生也是好的。 顧老夫人想到這一下多收七個學生,束脩多了,家里手頭也能寬松些,反正老頭子教五個學生是教,交十來個也一樣教,顧老夫人心里高興,和趙貴花聊的就多。 讀書的事定下后,趙貴花把帶來的糕點留下,道了謝就離開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