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番薯藤還挺耐放,從南方遇過來到這里數月都沒枯萎,還鮮活的很。”吳沖驚奇道。 星星眼珠子轉了轉道:“番薯藤很容易存活,不種在土里,把根放在水里也能活,喜水又耐旱,這就是番薯的可貴之處。” 吳沖此時也顧不得多想,他心中狂喜,看著幾個牛車上堆滿的番薯藤激動的不知如何是好,趕緊讓衙役把糧種放進前兩天才蓋好的木屋內,明日就要公發下去給百姓種。 轉眼又是半個月過去,一眾百姓住的屋子都造好了,這一帶的山不深,沒什么大型野獸,也就不急著建籬笆墻。 大伙都忙著開荒種地,那天吳縣令讓人每個村都分十斤番薯下去,然后切小塊用大鐵鍋燉湯,讓百姓們都嘗嘗味。 百姓們嘗過了,番薯的味道賊好,軟糯香甜,大伙都說好吃,南瓜也每個村分了半個,南瓜籽先取出來,由官府保管,南瓜切下去分著吃。 南瓜和番薯大家都很喜歡,玉米就有點差強人意,因為這些玉米要做種的,所以種的老,吃起來硌牙,要煮爛得費不少柴火。 不過星星告訴吳沖,玉米可以磨成玉米面,玉米面好吃的,能煮糊糊,還可以做玉米面餅子,頂飽。 百姓們聽說玉米還可以有那么多種吃法,自然也喜歡,只要是能吃飽肚子的那都是好東西,大家都是窮苦人家,哪有嫌棄糧食的道理? 如此折磨一個多月后,災民區漸漸步入正軌,百姓們每日都在勤勤懇懇的開荒種地,番薯苗最多,每家每戶都分到不少,至少能種一畝地,然后玉米能種個一分地,南瓜種一分地。 吳沖琢磨著西鹽城暫時是回不去了,這里要待不短的時間,就給這地方取了個名,叫小西鹽。 小西鹽的事告一段落,星星松了口氣,不過最近她腦海里沒有畫面提示,估計別處應該沒有發生災害。 想想也對,這次的澇災已經夠嚴重了,若是別處也發生特大災害,那大晉朝真的要被天災給整沒了,還救個毛線的災。 正當星星覺得她應該能休息幾個月或者半年的時間,這時候西北境的邊關傳來壞消息,邊關的將士糧草斷了。 如今已經大半個月吃不飽飯,對面完顏熊又天天帶兵在城樓下宣戰,大晉的將士哪敢開城門迎戰,吃不飽飯,根本沒力氣和人打,迎戰就是送人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