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夏育的心思-《大漢奸臣》
第(2/3)頁
倒是一直沒有得到升遷的夏育這一次因為守城有功,被朝廷拜為破羌中郎將,官職依舊是二千石,但權(quán)利和地位卻比之前要提升不少。
此外,段增最頭痛的糧草問題也得到解決,朝廷已經(jīng)在命人向臨涇轉(zhuǎn)運糧草,不日就能送到臨涇。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將軍何進召他入京,要向他詢問一些關(guān)于涼州叛軍的問題,同時也是要進一步拉攏關(guān)系。
……
這天,在段增將要離開臨涇回洛陽前,夏育將段增單獨叫到了自己的房間內(nèi)飲酒。
一開始時,夏育還只是和他談一些各地趣聞,或者詢問些家中瑣事。
不過,幾杯酒水下肚后,夏育突然問道:“叔益,說起來咱們也有幾年時間沒見了,不想你這么快就能當(dāng)上都尉,聽說你與大將軍何進交情匪淺,不知此事是否屬實?”
段增與何進的關(guān)系原本就瞞不過旁人,段增也沒想著去瞞,所以笑著點頭道:“當(dāng)年在洛陽時,小弟與大將軍何進的確有一段交情。”
夏育點了點頭,接著又大有深意的道:“你能與大將軍保持親密關(guān)系,這也是你的福氣。不過你也要始終記住一點,大將軍何進雖好,但到底不是咱們涼州人??!”
段增聽了心中一驚,不知夏育此言到底是何意思。
他在心中斟酌一番,小心詢問道:“姐夫何出此言?”
夏育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端起酒杯先自飲一口,接著面色肅然問道:“叔益啊,你覺得咱們涼州人在朝堂上的地位如何?”
“這……”段增遲疑道:“聽說是飽受排擠。”
“不錯,看來你對此也多有了解。”夏育點頭道:“正所謂,‘關(guān)西出將,關(guān)東出相’。我涼州位處邊塞之地,漢胡雜居,很早就形成了勇武彪悍的民風(fēng)。”
“而在前漢時期,我等武人在朝中的地位較高,尤其是咱們涼州距離都城長安較近,乃是關(guān)中屏障,極受朝廷重視,歷來出過不少名將,像李廣、趙充國、甘延壽等名將都出自我涼州,許多人更是得以出將入相,那時候我涼州人在朝堂上有著很高的地位?!?
“然而自從光武中興以來,朝堂卻被關(guān)東士族給把持,他們對我涼州人多有歧視;而且本朝重視儒術(shù),那些士人更是輕視我等武人。再加上本朝定都洛陽,對咱們涼州的重視程度也大為降低。如此一來,咱們涼州人在朝堂上備受排擠,處境艱難啊?!?
段增默然點頭,他差不多已經(jīng)聽懂了夏育的意思,但對他說這些話的目的卻還有些疑惑。
“姐夫,你說的這些小弟都明白,比如父親當(dāng)年在朝中就廣受排擠,若非靠著王甫等人的勢,只怕也別想坐上太尉的位置;而姐夫你也一樣,以你的功勞,原本早就可以成為將軍了,何至于到如今都只是中郎將?至于小弟我,如今之所以能當(dāng)上都尉,也不過是靠著大將軍的提攜而已?!?
夏育擺了擺手道:“我的例子就不要說了,總之你知道就好。關(guān)東士人對咱們涼州人的排擠為時已久,而且不僅是朝堂上,在地方上同樣如此。比如羌人叛亂,為何這么多年朝廷都一直無法徹底將其平息?”
段增皺了皺眉,這里面的原因認真說起來的話,那可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
他試探著答道:“羌人作亂,想來與地方官員對他們過度欺壓有關(guān)?!?
夏育一拍大腿道:“不錯!那些羌人為何非要執(zhí)著于造反?因為他們長期受到欺壓和歧視,所以不得不反。但為何他們會受到歧視呢?這是因為在咱們涼州擔(dān)任地方官職的,大多都是關(guān)東世家的人!”
“這個……”段增有些不信,覺得夏育將所有問題都拋給關(guān)東人,未免有失偏頗了。
夏育沉聲道:“你別不信,當(dāng)年光武帝平定天下時,涼州豪族以隗囂為首,抗拒光武帝達八年之久,所以等到平定涼州之后,朝廷便有意打壓涼州本地勢力,涼州諸郡太守等官員多以關(guān)東士人出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峰市|
承德县|
广河县|
建宁县|
奉节县|
凯里市|
阿城市|
湘乡市|
龙州县|
宣威市|
宁国市|
德州市|
昭觉县|
合阳县|
六安市|
本溪市|
孙吴县|
内江市|
商南县|
延寿县|
景德镇市|
米易县|
丹江口市|
五河县|
义马市|
安丘市|
宁都县|
资中县|
永川市|
丘北县|
丰都县|
环江|
上饶县|
黎川县|
漳州市|
闵行区|
日照市|
萨迦县|
澎湖县|
闽侯县|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