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四大陸我們已經知道了。那么四大洋是那些呢?” “背洋,南洋,三中洋,還有溺水洋。” “那這四大洋,那個最大?那個最小?” “最大的是背洋,最小的應該是南洋,難以測量的是溺水洋。” 隨即,立馬解釋道:“背洋是最大的靜水洋,形成于星球撞擊,也在我們星球的背面,所以名稱背洋。我們三道大陸的中間的三中洋,是最大的動水洋,由于在三塊大陸中間,所以名叫三中洋。至于南洋,是最大的混水洋,在南洋的極點附近是旋水域,在高端修士口中也叫旋水洋,在靠近旋水域的兩個邊線是凍水洋,所以南洋的核心圈一半,是由兩凍一旋組成,也是很危險的地方,沒有靈鼎境的修為,很難保自身安全。” “那還有一大洋,溺水洋呢?” “溺水洋是最大的死水洋,和無固定區域的洋,溺水會隨著時間的變化緩緩移動。移動到那里,那里就成為溺水域,溺水洋是溺水域最集中的地方。在這個水域里,好像沒有任何生物。在這小片溺水如果和其他溺水相遇,就會成為更大范圍的溺水,如同水滴相聚。” 接著說:“溺水洋也是最深的洋,其深無法測量,有說最深處接近星核,但是無法證實。溺水洋是最危險的水域,沒有之一。” “那你能告訴我,這些水域活動所需的基本修為嗎?” “三中洋,活動修士的修為是靈丹境及以下,就是靈元境到靈丹境,部分區域需要混元境三到五層。南洋活動修為為混元境五層到靈鼎境七層。蠻荒大陸活動修為是靈鼎八層到地玄境巔峰。越過蠻荒大陸的南洋,活動所需修為是靈鼎境二層到地玄境三層。入背洋需要靈鼎四層起步,到極南線需要靈鼎七層,到南緯線,需要靈鼎巔峰,越過南緯線進入背洋正式水域,需要踏入地玄境,到半南緯線,也就是背部南半球的半線,需要地玄境巔峰,越過這道線,必須修為進入天玄,因為過了半南緯線天地靈力銳減,地玄境的修為,即使圓滿境界,也不足以汲天地靈力以供己用了。接近了中緯線就需要天玄境中后期。” “再往后面呢?” “再往后面就暫不用講了,因為你們很少有人能修煉到可以進入背部中位線的地步,中緯線,也叫中位線。一個是劃分體面,一個是形容位面。” 又補充說道:“你們大部分人,將來修為大概都在混元到地玄左右,能到地玄中期后期,就是你們中的優秀者,進入天玄,是真正的佼佼者。太虛即是創例者,即便已有進入的,但這個例是疊加的,并不是獨一無二的。” “還有,過了背部的極南線,就是永夜,永遠沒有光線,就是太陽的照射。但卻有一定的可視亮度。大概是七分暗三分亮,過了南緯線,是九分暗一分亮,過了半南緯線,那是真正的黑暗,沒有任何的亮度。所以為什么需要天玄境修為?不僅是進入的靈力境界需求,也是精神境界需求。” 又接著說:“其實,過了蠻荒大陸后,在南洋的最南部,就已經開始半昏半暗了,蠻荒大陸的南端,黑夜都明顯比白天多了一小半。但我們是幸運的,至少我們的正面極南線依然是白天。而北部妖之大陸的正極北線以北,就已經是永夜了。而且是九分暗一分亮的永夜。可以說,妖之大陸五分之二的地方都是黑暗,是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但即使如此,妖之大陸的光照地域,仍然大過我們正魔兩道。” “為什么同是極南極北線,背部極南線才開始進入七分暗三分明的永夜,而正面極北線已經進入九暗一亮的永夜?” “因為我們這顆星球不止被一個恒星照射,其實進入南洋后,你所看到的太陽,就不一定是曾經的太陽了,尤其是過了半南緯線后。正半南緯線到極北線,這是主太陽的照射區域,覆蓋了近乎正妖魔三塊大陸和附近范圍水域,當然也包括三中洋。雖然一千年大概偏移十萬里,但只要不是妖域的極北線附近修煉,是感覺不到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