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提起琉璃珠,梁帝再無議事的興趣,很快就唱喏退朝。百官魚貫而出,三三兩兩地低聲交談。 禹王自蕭靈淵身側走過,細長的眼睛瞇起,留下一聲嗤笑:“五弟怎么悶悶不樂?難道是不愿意自己的母親活過來嗎?” 蕭靈淵任由他大笑離開,立在原地沒有動。 剛剛強拉住他的官員輕嘆一聲:“殿下,斯人已逝。夫人未必想看殿下如此……” “本王知道。”蕭靈淵抬起頭,口氣平靜,已然不見絲毫波瀾。 “殿下知道便好?!? 蕭靈淵自大殿走出來,旭日初升,云影重重。 那人說錯了, 母親不會在乎他什么的。蕭靈淵佇立在殿門旁想。 那個想盡一切法子,在宮中自盡的女人,早就不在意任何事情,只想求一個安寧。 在蕭靈淵幼年時,他曾經無數次站在殿門前,飽含孺慕地偷看自己的母親。然而柔弱而美麗的宮裝美人從來只依靠在榻上,對一切它物都無甚興趣,仿佛不存于這個世界。 再到后來,她就死了。她喝了不知何人送進明玉宮的毒酒,死在了她常常倚靠的榻上,面容一如往常,淡漠而平靜。 梁帝因為她自盡離開,遷怒于他,對他置之不理。沒有母妃庇護的皇子在后宮之中尤為艱難,何況梁帝對他表現出了顯而易見的厭棄。 蕭靈淵渡過了一段極為艱難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他曾經怨恨過自己的母親,恨她拋棄自己,恨她不曾給他關愛。 許多年之后,他才明白,對于殺了自己丈夫、強幸自己的仇人的孩子,不恨或是已經是她的母愛了。 少年時蕭靈淵有很多事情想不明白,例如明明是梁帝強奪臣妻,罵名卻落在了明玉宮內柔弱美人的身上,例如明明是為父不慈,受人鄙夷的卻是他這個生于丑事的皇子。 百官早已散去,在留守議事殿的侍衛猶疑地走近之前,蕭靈淵走上了青磚鋪就的宮道。 直到他因與母親相似的容貌,重新獲得梁帝的關注,得到與之而來的吹捧與擁護時,蕭靈淵才明白,能決定這世間對錯的只有一樣東西。 那就是皇權。 朝陽透過云彩,雕刻在屋檐上的飛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已經是青年的皇子走出了宮門,消失在了漫長的道路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