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由得跟著讀了一遍: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好詩。 此詩真的是這應該仙界才有。 李山隱本人寫的是,都是偏向于朦朧曖昧。 但他個人一直很崇拜那種,蓬勃大氣的詩詞。 但是因為他的性格使然,再加上本身術業有專攻,他不太擅長那種,字里行間豪放飄灑的詩詞。 看到李北玄寫下這幾句,驚訝地說不出別的話來,只能說: “好詩,好詩。” 又反反復復,品味了半個時辰,抬著羨慕的眼神看著李北玄說道:“李大人,你怎么就能夠寫出這么,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形容的詩篇呢。” 李北玄揮揮手,說道:“實不相瞞李兄,這首詩并不是我寫的,而是一個名叫李白的神仙寫的。” “李白?也姓李?所以說這個應該是,李大人的筆名。”李山隱說道。 “不是我的筆名。”李北玄解釋道,“是仙界真的有一個特別的神仙,他寫的詩,非常的飄逸瀟灑。我剛剛寫的這首詩,正是出自于他的手筆。我也是想著,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他的才華。” 李山隱沒有點點頭:“我懂的,李大人,你不太想讓別人知道,你在這方面才華,害怕風頭過盛,招來別人的嫉妒。” “額,這個怎么說呢?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吧?”李北玄說道,“我只記住了這上半闋但是下半闋,一時之間想不起來,但我知道,單從文彩方面來考慮的話,能夠把這首詩補全的也只有李兄。” “李大人,在下才疏學淺,真的難堪大任。”李山隱是發自內心覺得,自己之前寫那些是跟李北玄剛剛揮毫所作的這一首,根本無法相提并論。 李北玄則堅持說道:“李兄,不要妄自菲薄,雖然論排名,你在圣賢閣的位置,要排在詩圣之后。但我始終覺得,你才是最懂詩歌的那個人。所以,我愿意把這首詩篇交給你來續作。” 讀書人不愛才,但唯一貪圖的就是一個能夠懂自己才華,欣賞自己才華的人。 李山隱越發覺得,那個人就是李北玄,一時之間激動的,眼神之中閃爍出些許的淚花:“大人,人生,能得一知己足矣。” “我一直,把李兄是做我的知己。”李北玄說道。 “李大人。” “李兄。” 兩人情緒都很激動,看那情形就差點根香,結拜為兄弟了。 李山隱提出個想法:“在下可否把李大人的墨寶拿回去,觀賞幾日?” “請。”李北玄說道。 “多謝大人。”李山隱覺得自己仿佛得到了無價之寶一般,忍不住拱起雙手,向李北玄九十度鞠躬。 李北玄上前攙扶:“李兄這就見外了,區區一幅字而已。” 在李山隱臨走前,李北玄還特意地囑咐道:“李兄,這首詩千萬不要說是我做的,如果圣賢閣之中,有人問起這首詩的出處,就說,這詩乃是民間的一位詩人李白所作。” “在下明白。”李山隱再次朝著李北玄拱了拱手,“小心翼翼地把李北玄寫的詩,卷了起來,帶了回去。” 圣賢閣。 李山隱回去之后,就把李北玄寫的那幾句詩掛在墻上,反復觀摩,品味其中的藝術氣息。 詩奴有事來找他,連敲了好幾下門都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看門并沒有鎖上,就直接推門進來了:“李兄,在忙什么呢?我在外面敲了好大一陣子,你都沒回應。” 李山隱笑著說道:“抱歉,我剛剛沉迷于這些美妙的詩句之中,沒有聽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