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周玲莉這小姑娘雖然八卦了些,也干不了什么重活,但干活的時候態度很認真,平時待人處事也很有禮貌,關鍵是人家放得下身段,不像其他人一樣連裝禮貌都裝不出來,可以看得出家教挺好的。 既然這樣,余嬌嬌也不介意多說點:“不玩就不玩,但小姑娘家家的,要保護好自己。別人家兩句好聽話三句甜言蜜語就忘了自己姓甚名誰了。如果可以的話,繼續讀書吧。” 周玲莉皺眉:“可是現在大學都要推薦的,那么多出色的人呢,根本輪不到我?!? 現在的大學,就是后世很多人聽說過但是沒見過的工農兵大學,大部分都是各地各部門推薦的先進分子,但也有少部分是走后門進去的,走后門就不說了。 下鄉知青想做先進分子很不容易的,你得有突出貢獻。 什么是突出貢獻呢?就拿種地來說,你干農活干的好,每天都拿十二個工分,好,那你說不定就能當選今年的先進分子。 同理工兵也一樣。 這其中知青比較尷尬。 知青呢,干農活比不上真正的農民,也沒那么多工廠讓他們去當工人,至于參軍當兵,他們本來就是被挑剩下的。 有的性格好穩得住的,還能當個老師什么的,可大多數知青是迷茫的,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里。 尤其是一年年的,連回城的希望都沒有,似乎一輩子就要釘死在農村了,更讓大家絕望。 其實讓余嬌嬌來說,這些知青就是眼高手低矯情的。 國家現在大面積開辦掃盲班呢,這些知青最低都是初中學歷,你幫村里人掃盲難道就不是做貢獻嗎? 有的還有工作經驗,天天看著農民手動種地,你可以想辦法搞一下機械化呀。 現在國家都在宣傳四個現代化呢,學的東西都學到哪里去了,和實際完全聯系不起來。 當然,余嬌嬌這也是站在后世的肩膀上說話不腰疼,要是她完全就是土生土長的這個時代的人,其實也不會比人家好到哪里,有超前眼光的人畢竟是少數。 余嬌嬌給周玲莉提出了另一個方向:“我聽說城市里都有什么幼兒園什么的,咱們這里小孩子上學都是直接上小學,你可以跟大隊長商量一下搞個幼兒園啊,你看看咱村子里每天來回跑的六七歲一下的小崽子有多少?夠你開一個班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