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余嬌嬌看著這則新聞有點難以置信:“這么多?” 其實就算是到了九十年代,頂替上學的現象也一直存在,只不過都沒爆出來。 因為通知書是直接到郵局或者到學校的緣故,就算是考生本人,在網絡不發達的年代,也是根本不清楚自己有沒有考上大學的,基本上就是學校說啥就是啥,學校說你沒考上,那就這輩子都不知道原來自己考上過。 這個新聞一出,余嬌嬌都能想到有多轟動。 尤其是參加過考試,但還沒拿到通知書的,應該會有很多人以為自己的大學名額被搶占了。 余嬌嬌就是隨便一猜,誰知道還真有廠里的幾個自我感覺考試不錯的落榜生來請假和要求寫介紹信,他們要去學校問清楚。 余嬌嬌:“……” 雖然也報考志愿了吧,可是,大部分肯定是榜上無名啊。 反正余嬌嬌自己的話,要是這事兒都爆出來了還沒自己的通知書,除了等等看會不會來大專的通知書外,她是絕對不會去問的。 余嬌嬌本來以為這事兒爆出來也就爆出來了,緊急處理一下也就完事兒了。 但這件事鬧的比她想象的大多了。 因為這件事,很多考生開始鬧騰,怎么都安撫不下來,相應的,因為這事影響非常惡劣,國家對這件事進行了從嚴從重處理,跟這件事有關的很多人員,包括官員教師等等,全部落馬,前程是不要想了,家人的檔案上都要記上一筆了,影響可不是一般的大。 甚至因為這件事中央還緊急發布了命令,十二月二十三日之前所有已發放通知書全部作廢,所有被錄取考生的通知書再次發放,因為有些人為了毀滅證據直接把人家的通知書給毀了。 這種毀掉通知書的好多是被所謂的親戚搶占名額的,有些事情,親戚朋友做起來比外面的人更狠。 同時要求各高校發放通知書的時候,上面的地址和收件人必須寫考生本人的名字和現在的住址,被錄取的學生的名字和住址籍貫郵局收到通知書后要謄抄出來貼到外面,防止有人冒領。 通知書呢,可以本人領取也可以讓郵遞員送到家。 本人領取的話必須拿著身份證和準考證,證明自己就是本人,郵遞員的話,則是必須送到戶送到考生本人手里,同樣需要對照準考證和身份證才能領取——非本人的話肯定是沒有準考證的,同樣的,如果考生是知青之前可能被本地人搶了通知書的話,肯定是拿不出身份證和準考證的。也算是雙重保險。 余嬌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