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財院校園,某公共教室,文學社的首次新人集會。 蘇澤林坐在教室里頭,手中捧著一本《萌芽》,裝模作樣地看著。 這本創建于五十年代的原創文刊在當代屬于重量級的青少年刊物,99年更是聯合13所著名高校合辦新概念作文大賽,發掘出韓涵、郭小四、張閱然等80后青春偶像, 使得《萌芽》更是名氣大躁,被譽為“80后偶像搖籃”。 它對于國內青少年的影響極其深遠,說是文青裝嗶必備也不為過。 既然是來文學社裝嗶,《萌芽》怎能少得了。 混子的準備總是很充分,實際上除了兩本《萌芽》之外,桌面上還擺放著幾本《讀者》、《十月》、《收獲》和《啄木鳥》,同樣是當代文青裝杯的好道具。 果然,蘇澤林才到教室一會, 就引起了幾個文學社女生的注意。 混子長得帥, 氣質好,盡管看著有點痞壞的樣子,事實上很多著名的文學青年都有點小痞,比如韓涵看著也不太正經,實際上也不正經。 然后,作為文藝少女,蘇澤林手中的這些最新期刊也是蠻有吸引力的。 混子甚至不用主動出擊,就有幾個女生坐到前面和他搭訕起來了,要取得這些文藝少女的好感其實也挺簡單,稍微賣弄下文采,故作高深,飆點沒那么常見的,但寓意精辟的名人名言,再狠狠給她們灌幾大碗心靈雞湯,對這個群體的女孩那叫一個屢試不爽。 不一會, 幾個女生就被蘇澤林灌得不知天南地北了。 “哇, 你也是新生嗎, 好有才噢!” 文藝女生們眼中閃著小星星, 很是仰慕的樣子。 “沒有了,其實我高中的作文也并非每次都能得獎或被語文老師當成范文在課堂上朗誦的。” 蘇澤林就很“謙虛”,淡淡回應。 是的,并非每次,一次都沒有也可以說是并非每次。 幾個文藝女生不出所料被忽悠了。 不是每次,這樣的時候應該也有很多吧,感覺真的好厲害的樣子。 “你太謙虛了,我高中的作文從來就沒被語文老師選為范文,更不用說作文競賽獲獎了!” “是呀,我就只有一次超常發揮,有幸被語文老師當范文的!” “要不是咱們財院沒有文學系,我都要以為你是文學系的人了!” “……” 文藝女生們不吝溢美之詞,都覺得這個長得有點痞帥的男生文學素養高,一定是很有深度的人。 這時一個又驚又喜的聲音在背后傳來:“班長?” 蘇澤林回過頭去,就見到了丁琳娜。 “咦,娜娜子,這么巧, 你也報了文學社?” 混子佯裝驚訝:“還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呀, 我們也太有緣了吧!” 其實他心里一點都不奇怪, 因為前世的丁琳娜大一興趣社團冬季招新就選的文學社, 然后遇到了騙錢的文藝男。 “還真是!” 丁琳娜也很高興。 她尤其喜歡看言情小說,算是個有著浪漫情懷的文藝少女,所以在眾多社團中挑了文學社。 不過據娜娜子所知,女生中就自己一個人報了該社團。 原本還以為沒小伙伴會無聊呢,現在好了,在文學社邂逅了蘇澤林,有混子那根三寸不爛之舌,這下子絕對不會無聊。 “喲,失敬呀,你還是班長呢?” 幾個文藝少女一聽對他更有好感了,能在大學當班長的人,通常都很有能耐,人緣也非常好。 “呵呵,不值一提,承蒙班上同窗信任,當個小小的公仆,力所能及為班集體做點貢獻,發光發熱而已!” 混子裝出一副節操高尚的樣子,聽得丁琳娜直翻白眼。 第一次班會認識這貨那晚,自己也是被他給忽悠了,還以為是個實誠人呢。 瞥了眼桌子上的幾本雜志,心說這小子又故技重施了,想要騙幾個無知少女。 “呵呵,班長大人,你還真是喜歡去哪里都隨身帶著幾本雜志呀!” 丁琳娜有意無意地調侃,話中有話,卻也沒有揭穿。 蘇澤林面不改色:“對呀,所謂‘水養人,書養心’,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里有知識,書籍里有智慧,書籍里有思想,書籍里也有情懷。” “善于從書籍里汲取營養和能量,是實現理想、走向進步、獲得成功的階梯和捷徑!” “腹有讀書氣自華,某位偉人曾經說過,只有人民群眾多讀書,我們的民族精神才會厚重起來、深邃起來!” “閱讀更是一種生活樂趣,莎士比亞有一句名言——‘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像沒有陽光!’ “葉圣陶也說:‘人們最高精神的連鎖是文學,使無數弱小的心團結而為大心,是文學獨具有力量。文學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們拋棄卑鄙和淺薄,趨向高尚和精深!’” “這些名人名言,我深以為然!” 蘇澤林話音剛落,幾個文學女生就拼命地鼓起掌來,盡管認識混子也就十分鐘不到,但她們如今激動得就像見到了偶像那樣。 丁琳娜也是人傻了,她本來想隨便調侃下蘇澤林的,沒想到混子還真的張口就說出一大堆東西來。 就算明知他在吹牛皮,但她依然不得不佩服,能吹出這么有逼格的牛皮,那就是真牛皮了! “你說得實在是太好了,簡直戳到我靈魂深處了呢!” 第一個文學少女只恨自己表達能力沒有對方那么強大,‘靈魂深處’聽著還算有點文青感,不過那個‘戳’字就略顯粗俗。 “你這文學底蘊也太強了吧,隨手就飲用了那么多的名言,除了莎士比亞那句‘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像沒有陽光’之外,其他的我都沒聽說過呢!” 第二個文學少女也是崇拜地道。 “能在文學社認識你這樣有才的男生真是太幸運了,沒有來錯地方呢,對了,我們還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第三個文學女生主動問道。 “小姓蘇,名澤林,其實我爸也是文學愛好者,這個名字是他給我取的!” 混子張口就給鋼鐵廠工人出身的老爹戴上一頂文青的帽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