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飛乃魯莽之輩,見太史慈敗退,必然縱兵追殺。 待其孤軍深入,張邈伏兵盡出,截斷敵軍中路,使其首尾不能救應。 袁紹從其計,令張邈將功贖罪。 若此戰再敗,定斬不饒。 卻說張飛之前和太史慈大殺一陣,誰也奈何不得誰,正感覺不過癮。 得知太史慈領軍前來搦戰,當即披掛上陣。 二人一番大戰,頗有當初虎牢關之風。 張飛越戰越勇,越戰越酣。 可就在這時,太史慈竟然虛晃一槍掉馬就走。 張飛正殺的起興,哪里肯放他走,縱馬追殺。 監軍陳登見狀想要阻攔,可是張飛根本不聽,引兵追殺。 不知不覺深入敵軍,只聽得鼓聲大作,張邈引伏兵殺出,張飛軍大亂。 好在陳登謹慎,有所防備,這才殺出重圍。 袁紹自以為得勝,縱大軍追殺,想要一鼓作氣,擊潰劉備大軍。 可是卻被劉備親率大軍抵住,關羽又引兵從側翼殺出。 雙方各輸一陣,暫且退兵。 袁紹命人擺開軍陣,自領百余人登高遠望。 見劉備大軍各分隊伍,依次擺列,旗分物色,兵器鮮明。 帥旗之下,劉備端坐馬上,左右文武,分列兩旁,軍容甚是整肅。 袁紹這才意識到,劉備的強大有些超出了他的預期,再也不敢有任何小覷之意。 心中已萌生退意。 本以為陶謙新死,徐州群龍無首,只要大軍過處,對方必然望風披靡。 可是不曾想,劉備竟然在短時間內就獲得了諸郡縣官民的信任。 當然,這也和袁紹猶豫了一小段時間有關系。 如果他剛得到消息直接進攻徐州,雖然未必能夠攻占,但也絕對比現在要好太多了。 袁紹這里不如意,袁術那里同樣如此,倒也是難兄難弟了。 袁術在兗州原本已經穩固住局勢,穩步發展著。 可是隨著陶謙和劉備的介入,局勢再次混亂了起來。 孔伷退兵之后再也不來了,他只能獨自一人面對劉岱。 現在頭疼的可不止他們兄弟二人。 公孫瓚同樣頭疼至極。 他沒想到張遼竟然會如此來應對他的疲敵之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