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怎么做得?” “我也不知道……” “這玩意有點(diǎn)意思了。” “什么意思?” “意思意思……” 兩人之間就這樣沉默地大眼瞪著小眼,思維流卻以一個正常語音溝通遠(yuǎn)遠(yuǎn)難以企及的速度在溝通著。 “你這玩意能保持多遠(yuǎn)距離?” “沒試過……” “試試?” “試試!” 兩人默契地一步一步地向后退去,彼此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yuǎn),直至將近300米,溝通信號的質(zhì)量才開始受到影響。 再次往后,500米,信號徹底中斷。 兩人再次走到一起,同樣意識到這個意外收獲的意義的兩人都顯得有些興奮。 “這玩意,最多能幾個人?” “不知道,主要還是信息流梳理的問題。壓力不大。” “500米極限距離?” “嗯,應(yīng)該還能再多一些,但同樣要考慮戰(zhàn)場上的干擾。” “最低100米絕對有效?能不能做到?” “我試試!” “真能做到,這玩意的用處就大了!” “那就試試!” 于是,在陪著加爾文折騰了一上午后,兩人又在簡單的休息后馬不停蹄地找上了其他正處于閑置狀態(tài)的冠軍騎士們,而兩人的臺詞和早上也如出一轍:“來,給你康個好東西!”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