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來自男神的指點-《穿成美男子》
第(1/3)頁
“孝,天之經,地之義,人之行也。人之始,德之本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先開宗明義的說了一句總結,然后又細細的闡述自己的論點。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證、論據。然后,從書中引用論據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給自己的論點以有力的支撐。
張昌宗通讀了很多遍《孝經》,又有成年人的思維和理解能力,對《孝經》的內容已然爛熟于胸,在李欽讓教導的解讀上,也有自己的理解。
《孝經》作為啟蒙的第一本經義,講的是倫理,可以說是對儒家三觀的一個闡述,也可以說趁著孩子小,先給你樹立一個正確的三觀打開方式。幫你樹立三觀,不就是教做人嗎?
而在《孝經》基礎上的《論語》則包含方方面面。北宋有位宰相,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雖然說這句話的那位,學問稀松平常,但《論語》作為一種“語錄體”的文書,涉及的方面卻頗為廣博,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原則等等皆包含其中,是孔圣人儒家思想的集中反映。
這兩本書讀懂了,基本也就懂了古代封建社會的人文思想和道德規范的要求。是基礎中的基礎,唯有把基礎都讀通、讀透,方才有更進一步去讀后面更深一層次,內容也更具體、深奧的四書五經。
張昌宗為了論證自己的論點,論據全是從已經讀過的幾本書里找,互相印證,互相證明,到也把自己的論點解說的清楚分明。
朝堂之上的人,學問再差,《孝經》和《論語》總是讀過的。即便是學問差如武三思者,也聽懂了張昌宗的論證過程,并為之暗暗喝彩。
“……是故,《孝經》教導為人之道,《論語》教導處世之道,學會如何為人處世,方才有了行走于世之根本,作為蒙童啟蒙之學,可謂微言大義。太后、諸位官人,以上便是小子對《孝經》、《論語》兩書之淺見,請斧正指點。”
說著,張昌宗一揖到底,姿態拿的很好,也十足的認真。對比先前他的活潑俏皮,這般的認真,倒是能看他對學問的鄭重之態。
武太后臉上微微帶著幾分笑的道:“讀書本宮喜歡,然評解經義本宮卻不在行。婉兒,你說,何人可評六郎此解?”
上官婉兒恭聲道:“太后,婉兒以為,評詩文太后可評,婉兒不才,也可評,然若要品評經義是否解得好,自然要問朝上的進士郎們!”
武太后贊同的頷首:“婉兒言之有理,進士郎們皆是解經義之好手,確實該問他們?陳伯玉,你來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川市|
湟中县|
青浦区|
新丰县|
三门县|
临猗县|
巴中市|
黔东|
睢宁县|
云霄县|
普格县|
米林县|
宜兰县|
兴隆县|
莱阳市|
高唐县|
建阳市|
淮南市|
芦溪县|
孟州市|
南昌县|
兖州市|
荣成市|
漳浦县|
都江堰市|
丽江市|
来宾市|
邹城市|
遂昌县|
萝北县|
贵定县|
文昌市|
宣恩县|
万宁市|
江达县|
临沂市|
隆回县|
兴国县|
祥云县|
金阳县|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