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稍稍共情,便羞愧不安。 表情也就沒剛才那么坦然了。 董成只當是年輕人被他的氣場所震,雖沒起身,但握了握蕭惟年的手,淡著音道:“坐吧。” 態度還算隨和。 蕭惟年忙收斂起心中雜亂心思,沉穩落座。 “惟年,我和董老板正說起你,你說你就來了,我還以為自己眼花了呢。” 陳紅軍走南闖北,自會懂得調節氣氛。 “董老哥,我沒說錯吧,這小伙子一表人才,看著就不像是個鄉下漢。” 董成點了點頭。 剛才一進來,他就瞧見了。 小伙子骨相不錯,看著頗有幾分貴氣,確實是挺打眼。 “聽說,你想搞藥材種植?” 蕭惟年道:“是,想搞點經濟作物,讓家鄉人少挨些餓。” 董成笑了笑,“想法挺好,但百家鎮不行,地勢偏遠,人口分散,運輸和管理成本太高。” “是,確實。” 蕭惟年點著頭,“但從長遠來看,董老板若想把生意做大,開拓種植版圖是必然的事。” “相傳林縣是神醫華佗親手培育的第一塊藥圃,此后又鼓勵老百姓種植。不管故事是真是假,它都給林縣帶來了‘藥材之都’的美譽。” “這是老祖宗給咱留的活路,但其實林縣雨水多,能種植的藥材很有限。別人不知道,董老板應該深有體會,這兩年,外地來的藥材商越來越少了吧?” “一來是供不應求,二來,是品類實在太少,滿足不了人家的需求。” 董成怔怔看著他,有些意外。 蕭惟年又說:“全國種藥材的地方又不止咱林縣,等藥材之都的稱號被別人搶去,我們就是自斷活路。董老板您說呢?” 董成目光深了深,一笑。 “看不出來呀,你還懂這些……” “是,我承認,你說的都是實情。但要運輸就得修路,修路可是大事,不是你我動動嘴皮子,說說大話就可以搞定的。” “是這個理兒。” 蕭惟年道:“要不這樣,董老板就當是為林縣做貢獻,先拿我們開源村做個試驗。看看土質合不合適,有沒有發展的潛力。” “運輸方面不用擔心,百家鎮到縣城,天氣好時,一天能有兩趟車。我去談,幫忙少量運輸應該沒問題。” “待明年開春,咱們再來評估。這事兒要真有盼頭,我們再一起來想辦法解決修路運輸這些大問題。您看成嗎?” 陳紅軍幫腔:“也就是出點種子的事兒。” 董成瞇了瞇眼,一手捻起茶杯,微挑著眉頭打量蕭惟年。 敢想敢吹的年輕人,他見過不少。 但像這樣,明明知道是吹,但又吹得令他心動的,少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