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百常青在府城買的這處宅子百福兒和張仙玉仔細的看了,可以說只要好好的修繕一番,還是相當不錯的。 張氏安排了下人收拾臥房,又讓灶房的人做飯,笑著說道:“不是我說,我來了這里還真的有些不習慣,總覺得不自在,誰也不認識,哪里像是在村子里,走出門就沒有不認識的。” “這大門一關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哪哪都要花錢,一根兒蔥都要花錢去買,想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都想要住在城里。” “這院子里有一小塊地,等得閑了種點蔥和小菜,省得出去買。” 百福兒樂不可支,“好三嬸,咱們也不是沒有那個銀子,用不著這么節省,這城里住久了也就慢慢的習慣了,也能認識一些說得上話的人,等著年后小子們來了,爺奶可能也要來小住,到時候就忙了。” “再說了,咱們在村子里也沒經常出門和人說話呀。” 張氏笑了,轉頭又說起了城的好,“買什么東西都方便,好些東西蒼溪縣都沒有,好看的很。” 逛了院子大家就回到了正堂坐下,張氏就問了,“是不是家里出事了。” 眼看著收甘蔗的時間就要到了,姑嫂兩人這個時候忽然到來,自然不可能來游玩。 百福兒又把事情說了一遍,這一次她說的比較詳細,百常青面上不太好看,“從這事可以看出我們以前還有很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大意了。” 百家制糖坊在西南一家獨大,前幾年的安穩日子讓他們放松了警惕,以為簽訂了文書就可以高枕無憂。 “在各處安排我們的人手是明年的重點,好在這次發現的及時,要是等著甘蔗都賣了才知道,損失是小,不能如期交貨才是大事。” 百福兒也點頭,“還是我們之前過的太安逸了。” 這事的發生的確應該反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