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沒錯,就這么一部大爛片,每每提起爛片、虧損排行榜的時候,都會有它的份。 其實人家壓根就沒虧一毛錢,反而大賺特賺。 4億成本,北美全版權(quán)賣了2500萬米元,東南亞全版權(quán)賣了800萬米元。 雖然比《滿城盡帶黃金甲》便宜多了,不過在歷年的大片中算非常不錯的了。 《滿城盡帶黃金甲》可是在北美賣到了3000萬美元,亞洲也在千萬美元以上,再加上歐洲地區(qū)的版權(quán),已經(jīng)能夠收回成本了。 國內(nèi)2.9億票房就是穩(wěn)賺的,要不然投資方敢在06年為一部電影投3.6億? 放在10年后,投資達到這個數(shù)字的電影都沒有多少! 不過《滿城盡帶黃金甲》在全球還是撲了,索尼3000萬美元的成本只換來656萬美金票房,靠錄像帶和其他版權(quán)也很難回本。 不過獅們今年2500萬買下《功夫之王》倒是大賺一筆了,在北美光票房就5200萬,憑借票房就能回本。 北美分賬和內(nèi)地不一樣,電影公司比院線強勢,是因為院線收入大頭在爆米花、飲料以及影院的各種周邊玩具的。 像后來的《星戰(zhàn)7》,迪士尼開口就是65%,甚至70%的分賬。 這些超級大IP的分賬比例高的嚇人,普通電影一般也有40-55%的比例,視情況而定。 因為北美票房分賬是階梯式的,比如第一周70%,第二周60%,慢慢遞減這種模式。 《功夫之王》北美5200萬票房,而且票房大頭都集中在在前兩周,差不多能拿50%,光憑票房就能回本了。 還有錄像帶、電視版權(quán)其他的,在北美,古裝動作片的錄像帶還是賣的不錯,尤其是程龍和李聯(lián)結(jié)的動作片。 不過北美票房高了,其實王忠軍不一定高興呢,有時候還念叨自己賣虧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