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哇,電影剛開場就這么精彩!” “這個華國導演拍的戰爭場面太刺激了!” “哇哦,銀幕上其他的東西都看不清,全是爆炸!” “炸完白宮炸克魯姆林宮、炸完克魯姆林宮炸金字塔,炸完金字塔炸長城,炸得我膽戰心驚!” “這位華國導演是在學習邁克爾貝嗎,開頭全是炸來炸去的,太刺激了!” ...... 電影剛開場,抱著打發時間、好奇...各種想法走進電影院來看《明日邊緣》的米國觀眾還沒做好準備,就如同戰場上被炮彈犁了一遍大地一樣,開場就經歷了一番戰爭的洗禮。 好萊塢戰爭片也不少,但是像這么密集的戰爭戲還是少的。 制片方也要省錢啊,就像《侏羅紀公園》系列,前面一半恐龍出場的時間加起來其實并不多,但是每一處都經過鋪墊,節奏把握的非常好,并且也不會長時間不出現,讓觀眾緊張了許久再突然殺出。 每一個鏡頭都是在燒錢,當然要以最少的花費達到最大的利益了。 開場之后,這些不以為然的觀眾們經歷過社會主義炮火洗禮之后,逐漸打起精神,認真地觀看電影。 當看到男主角被丟到新兵營,連外骨骼機甲的保險都不知道就要上戰場,米國觀眾們會心一笑,隨即也開始擔心他該怎么在戰場上活下來了。 那場渡江的大場面戲份也引起一陣陣驚呼,場面完全不比經典戰爭片《拯救大兵瑞恩》小。 然而,男主角沒多久就掛了,讓觀眾們也是一頭的霧水。 難不成那不是主角? 接下來男主角又重新回到軍營,一模一樣的場景,觀眾們頓時明白了。 “這是不斷重復嗎?” “好像和《土撥鼠之日》、《恐怖游輪》這些電影差不多啊。” “這部電影的導演本來就是《恐怖游輪》的導演,要不然一部華國電影我才不會浪費時間。” “我也看過《恐怖游輪》,拍的太好了,沒想到那位導演竟然轉行拍科幻片而來。” ...... 電影還在繼續放映,坐在中間靠后位置的于東一直緊繃著的神經終于稍微放緩了一點點。 直到103分鐘的電影放映完畢,放映廳里七八十名觀眾自發地為電影鼓起了掌,于東才放松下來。 雖然星期五晚上黃金時間的上座率只有30%,不過于東已經足夠滿意了。 這可是華國電影,從故事到主創全都是跟米國沒一點關系,能在晚上拿到25%的上座率,已經很不錯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