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海外第三周票房也有所下降,加上北美一共2500萬美元,全球單周票房5000萬美元出頭。 不過未能實現(xiàn)周票房三連冠,這周好萊塢大片《創(chuàng)戰(zhàn)紀》開始上映,北美首周末三天4500萬,加上現(xiàn)行上映的一部分海外地區(qū)票房,首周高達6000萬。 上映3周,內地票房7.5億,全球票房1.82億美元。 海外宣傳自有哥倫比亞和新傳媒負責,不管放不放心,也只能交給他們, 好萊塢巨頭發(fā)行的電影在歐洲、亞洲一些國家也免不了被摳掉一些,沒辦法的事。 到了這個地步,唐安都不同做什么宣傳了,瘋狂的媒體們還有影迷全都自發(fā)地為電影宣傳起來。 劉業(yè)、湯研一人帶著一組全國各地跑,唐安在京城每天都有媒體、雜志、電視臺來做專訪,排都排不過來,只能隔幾天飛過去和劇組匯合。 反正能推的都推掉,不管是《明日邊緣》和唐安,已經完全不需要這些了。 19號星期天,唐安還在公司,拿著一份周游和新傳媒發(fā)過來的文件仔細研究。 《明日邊緣》突然就火了,海外票房竟然有8000萬美金,讓唐安都有點莫名其妙。 花了兩個小時候翻完文件,唐安才搞明白成功的原因。 3D,這個是主要的原因。 全球從《阿凡達》之后基本上沒有幾部3D電影,好萊塢那些垃圾偽3D都是內地專供的,其他地區(qū)都是2D版。 《馴龍高手》就是3D版,全球拿了近5億票房,排在年度前十。 海外觀眾還沒有受到偽3D的刺激,對3D電影還是很感興趣的。 也不怪好萊塢沒有多少3D電影,真人3D想做好的話不管是實拍還是轉制,都是一筆巨額的數(shù)字。 《泰坦尼克號》轉制花了1800萬美元,是好萊塢著名特效公司DDMG制作的。 別看這1800萬美元比《明日邊緣》的5000轉制費高的多,其實考慮到各種差距,《明日邊緣》比《泰坦尼克號》耗費更多,做的更好。 轉制3D最主要的還是人工費用,每一幀計算上百遍得到最精準的各項數(shù)據(jù)進行建模,數(shù)據(jù)越精準,效果越好。 唐安找了900名特效人員做了七八個月,還是連軸轉,《泰坦尼克號》300多人做了半年。 單特效費用的,在好萊塢做和在國內做大概一個匯率的差距,等于要在好萊塢做到《明日邊緣》這種接近實拍的3D效果,估計要四五千萬美元。 5000萬美元,要兩三倍的票房才能回本。 大片成本本來就高,好萊塢制片方根本不會去做。 至于那些摳圖的偽3D,國內要四五百萬,好萊塢也是四五百萬,美元。 所以米國本土放映的3D電影少,都是轉制在內地放映。 也就是傳說中的內地特供,后來連香江電影也特么這么搞,《寒戰(zhàn)2》香江還是2D,到了內地就成了3D...... 第(3/3)頁